----记炎陵县龙溪乡秋田村妇女主任罗腊媛
在这里,我想记录这样一份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感动。罗腊媛,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党员,在还没有担任任何职务的时候,就牵头全组村民,户户集资,又义务投工投劳,修好了全组的路,继而通到每家每户。之间,有许多故事,有一些感动。
生活窘境 自强不息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那年,罗腊媛才6岁,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夺取了她母亲的生命。别的小伙伴幸福地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上天留给她的却只有思念母亲的泪水。母亲逝世让小腊媛变得更加坚强,她立志要用知识改变命运,通过刻苦学习,她的成绩在全班持续名列前茅。但是,事与愿违,由于为了给母亲治病,家中早已一贫如洗,父亲也因此累垮了身体,实在没有能力再供她读书。刚进中学门,她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父亲挑起家庭重担。残酷的现实面前,她默默承受着一切……虽然在风雨飘摇的夜晚,小腊媛常常偷偷地躲在被窝里哭,但是到了早晨,瘦小的她又振作起来,以弱小的身躯,在田间地头艰辛劳作。她坚信,只要自己肯干,日子会好起来的。
身患重病 力主修路
1983年,她嫁给了龙溪乡秋田村大湾组的谭海池。生活的艰辛,过度的操劳,加上饮食上长期缺乏必要的营养,罗腊媛患上了阑尾炎,又得了严重的甲亢。但她最牵挂的不是自己的病,也不是家人,而是父老乡亲。20多年来,她一直随夫居住的大湾组,一条机耕路都没有,靠着肩挑背扛过日子。
2006年,修路――这个多年埋藏在她心中的夙愿终于爆发出来。于是,她跟大湾组的组长合计,召开了全组户主会议,就修路问题进行民主商讨。没想到组民们争论十分激烈,意见一直难以统一。当看到修路面临着这么多的争论和困难时,组长一气之下退出了。关键时刻,罗腊媛没有畏惧,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勇敢地挑起了牵头修路的重担。
她首先争取到龙溪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支持,然后又挨家挨户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商讨修路办法……终于,组民们的意见达成一致,全组11户共48人,自发筹集了11万多元修路资金。过了一关又有一关。她没想到,最大的难题不是自己组里的农民意见难统一,而是要修通这条路,必需经过本村中坪组的部分山。经过反复协商,与中坪组达成协议,补偿中坪组4万元。当挖机、铲车就要动工的时候,中坪组的部分农户又出来阻工,有人漫天要价补偿,有人坐在挖机上骂天骂地,有人不分昼夜上门说事……气哭,急哭,是常有的事。然而, 十几年的修路夙愿不能放弃!她咬着牙,自己给自己鼓劲:一定要排除万难,坚持下去。她和家人放下上山砍竹给女儿交学费等私人的一切事情,全力以赴修路。为了排除修路障碍,她挨个挨个的到中坪组农户家上门问原委,耐心解说修路的意义,推心置腹地商讨实施方案细节,在不增加组里的补偿金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让牵涉青苗、果树、祖坟、山林、菜土等不同利益的业主得到尽可能的相对合理的个性化的满足。就这样,她为了修组里的这条路,每天跑中坪组几个来回。过年了,还有中坪组的农户赖在她家里不走,她只好拿出自家的腊肉打发他们回去。也许是她的诚意,她的决心让当事人有所感动。2007年,在她的带领下,终于把路修好并实现通车。
上任伊始 路通到户
她的这一举动,引起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注意,乡党委把她列为村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在2008年举行的龙溪乡秋田村村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当中,她被列为村妇女主任候选人,并顺利当选。她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马上投入工作,走村入户详细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掌握全村育龄妇女情况。在县里守门店时,也不忘记时常给各组的信息员打电话联络工作。非常认真地履行一个农村妇女主任兼计生专干的职责。在做好妇女工作的同时,她又惦记着大湾组道路的建设。虽然路已经修到了组中心,但由于大湾组农户居住相当分散,组民们仍然感到出行不是很方便。于是,她又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要把路修到每家每户去。她再次主持召开户主会议,制定了一套受到全体组民认同、简明扼要的修路方案:每户负责出资购买物质用于修自家门前的路,而需经该路出行的组民每户捐助一部分钱予以资助;组上全体农户共同投工投劳一起修路,并事先说明,由于道路施工所造成的正常的个人损失不得要求补偿。她处处以身作则,率先无偿让出自家的部分田土,又不计前嫌,给打过自己小报告的人家里帮忙做饭款待修路者。这份无私,这份坦诚,让村民折服。在她的感召下,全组组民以高涨的积极性相互合作,共同劳动。通过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的努力,道路通到了每一户组民的家门口。走在宽畅的道路上,组民们笑逐颜开。
罗腊媛是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党员,她用自己的热诚、坚持和毅力,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不等、不靠,带领群众完成了组里的修路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正需要像她这样急群众之所急,尽心尽力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党员。2009年7月,她被评为炎陵县优秀共产党员,并在龙溪乡庆祝“七一”大会上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