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瘦的身材,坚实的步履,笑容可掬的脸颊,浓黑的头发夹着几许银发,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话来清脆动听,她就是北湖区永春乡中心敬老院院长—现年58岁的刘友娣同志。她1972年7月入党,2006年9月担任永春乡中心敬老院院长,在敬老院这一块小天地里,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默默的奉献,用自己朴实的爱,纯真的情温暖每一位五保老人的心,谱写了一位共产党员的真实情怀,被院五保老人尊称为“女当家”。
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动真情
刘友娣担任敬老院院长之前是一名在村里干了三十多年的村妇女主任、计生专干。2006年,永春乡改扩建中心敬老院,敬老院建成在选谁来敬老院“组阁”时,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选,最后当时年近55岁还担任村妇女主任的刘友娣被提了出来。作为多年的村老干部,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政绩突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人缘好,热心公益事业,到敬老院当院长肯定是一把好手。会议确定后,由党委书记、分管组织的领导一起亲自去找她谈话。没费什么口舌,刘友娣同志欣然接受了任务。任职之初,敬老院百业待兴,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卫生、生火炉、烧水,忙里忙外。她把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家里有的,院里需要的分文不取,统统搬进院来,不论条件多差,不管院里多苦,不计较待遇高低,白天黑夜想着院里的事,干的是院里的活,爱的是院里的人。离家只有1公里多的路,她几乎全部吃住在院里,汗水的付出,辛勤的耕耘,换来了可喜的变化,院内鸡鸭成群,肉猪满圈,蔬菜自给,基本不用买。院五保老人的房间都添置了电风扇、电热毯、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具;院内树木成行,鸟语花香,十多个品种的花木争芳斗艳;五保老人的住房整洁、明亮、舒适,用的冰柜、洗衣机、VCD、沼气灶应有尽有。敬老院真正成了五保老人的“安乐窝”。市、区领导和省、市、区人大代表到永春敬老院视察工作时都说:永春敬老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搞的这么好,都是因为有一个好“女当家”啊。由于一心在院里,儿子又在墟场做生意很少回家,家里只有老公一人在家。几个春播秋收季节,她家里的农活再忙,只要是院里有事,二话不说,丢下农活就往院里赶。一年四季除了农忙在家打点一下,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在院里,难怪她老公、儿女都说:“你的心总是挂着敬老院这个家了”。确实,她太爱这个大家,三天没有在院脚生痒,四天没有见到老人心发慌,即使在最忙的农活当中,晚上也要来院看一看。就是过年、过节,也没有在家吃过一顿团圆年饭。她总是想,越是过年过节,老人越需要温馨和关照,不把老人的生活安排妥贴,她是不会放心离开的。
善开导,多宽容,以诚相待换真情
永春敬老院是个特殊的家庭组合,共有31位五保老人。成员都是孤老、残疾,由于来自不同居住条件、不同生活习性等原因,五保老人在个人素质上存在较大差异。如老弱病疾的发生,不讲文明卫生的陋习,喜怒无常,爱生事的脾气,争强好胜的个性等。要把他们引导成讲文明、讲团结、讲卫生、守纪律的人是一件很头痛的大事。如果靠简单、粗暴、压制的工作方法是行不通的。任院长近4年来,她采取以心换心,以情动情,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五保老人服务。五保老人的冷暖他时刻记挂心上,什么时候该添制夏衣冬被,她提前作好了准备;五保老人的生日她记在笔记本上,到时,她备办酒菜,为老人祝寿;五保老人有了病痛,她请医拿药,忙个不停,对待五保老人胜过自己的亲人。工作上以院为家,从不怕脏和臭,不怕苦和累。生活上无微关怀,老人生病他为他们端屎倒尿,换衣换裤、喂药、喂饭、喂水、侍候在病床前,老人病重时她还自己掏钱为他们买来合口的果品,老人病危时她为他们送终。2008年雪灾期间,五保老人黄长康得癔病,什么都不晓得,屎尿拉在身上,她不顾什么,也不怕其他老人取笑,给黄长康喂饭、换衣裤、擦澡,整整料理一个月,自己也瘦了8斤。11月黄长康病死在医院,还是她送的终。黄长康的亲属看到后感动的热泪不停:“刘院长料理的比我们还好,真是长康前世修来的福”。还有瑞金村的廖振锡老人在雪灾中被屋背上掉下来的雪块打起,不能开声,一病不起。又是她想方设法找来土方子使他开了声,之后天天晚上陪着,天天煮鲜肉给他吃,天天背他上医院打针、换药。病好后,廖振锡回去告诉自己的亲戚:“我的命是搭帮刘院长捡回来的,不然都冷死了,刘院长真是好的胜过父母。”在院里,不管哪个老人有病,她都是比自己生病还着急,亲人般的对待和关心。平常里,坚持每天晚上老人们睡了后去各个房间巡查,发现有老人生病及时送往医院。早上早早地为老人们备好热水、热饭。正是由于她对老人们亲人般的关心,而赢得了老人们的尊敬和爱戴。老人们身体好的时候都会在工作上帮她,如种菜、买菜、收废品贴补开支等。她因过去做月子留下了月风湿,手经常肿痛,她从来没在老人们面前叫过痛。但老人们看在眼里,要懂草药的老人上山采药给她炖猪脚吃。自己的事尽量做好,不给院长添麻烦。对个别不讲卫生、不服从管理的老人,相互之间也会指出,责令其改正。现在老人们无事时看看电视、打打牌、散散步、聊聊天。在这充满爱心的绿洲里,老人们过得开心,住得舒心,院里的各项工作总是积极主动配合,院里吵闹事少了,守纪律、讲文明、讲团结的人多了。永春村的赵正挺是闹事老顽童,喜欢睡懒觉,出去喜欢在别人吃完饭才回,其他老人意见很大。刘友娣通过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坚持不懈地用真情感化,现在表现好多了。对待一起工作的3位同事,她同样以一个大姐的身份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给他们假日,回家看看亲人、干点农活,自己留下照顾老人的衣食起居。
淡名利,讲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
随着年龄的增大,有人经常劝说她:“年纪这么大了,也是老人了,何必还要去吃这个苦,受这份累,到底图个什么呀?”。此时,她总是笑着对别人说“我什么都不图,只图在我有生之年,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她到敬老院后,工资较低,也不能回家发展其他产业,老公也年纪大了,赚不了什么钱,家里经济收入减少。但她开工没有回头箭,既然爱上了敬老院这项事业,那怕是苦一点,清贫一点也是心甘情愿。她想只要全心地在扑这片小天地里,发出光和热,上对得起党和政府,下对得起需要关照的五保老人,问心无愧就行,做人要讲诚信,是党员就要讲党性,工作要敬业爱岗,对事业要执着追求,善始善终。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郴州市北湖区妇联
200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