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乐奉献——记衡东一中优秀共产党员文育媛老师二、三事
作者:衡阳市妇联编辑      发布时间:2009-06-30 11:55:52

人们习惯于把教师褒扬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那是因为教师这一崇高职业不仅具有春风化雨的非风气息,而且更有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衡东一中高中部老班主任老师文育媛,今年53岁了,虽已年过半百,但她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不知令多少学生为之感动,也不曾有多少家长为之赞叹。她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教育理念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诠释了“教师”二字的深刻内涵。




 


不解之缘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风霜染白了她的丝丝鬓发;然而,她那教书育人的激情不变,那德高为师的初衷不改。她自1973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始终坚守三尺讲台,用知识琴片去拨动学生的理想心弦,以慈母爱心去雕琢学生的纯洁心灵。



 


那是1985年的春天,组织上决定从知识分子中选拔县级领导干部。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师院毕业生,她凭着自己多年积淀的组织才干和知识功底,在选拔过程中,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金榜题名。然而消息一传开,好友纷纷为之高兴,可学生总是依依不舍。当她人生之旅徘徊在“从政”与“教书”的十字路口时,面对几十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神,她真的开始犹豫迟疑了;有人见状曾力规劝:“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现在我们教师地位低,你要珍惜难得的机会呀”。可她心想,古人也不曾这样说过吗?“天地亲君师”啊,这五个字如雷贯耳,一字值千金,从此把她的人生追求与教书育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尽管后来曾再次遇上同样改行机会,她都完全打消了这些念头,她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润物无声



 


      “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父母的天使”,“学生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育人重德,先教做人”。她以这些独特的教育认知,不知从灵魂深处拯救了多少个思想意识一时出现偏差的学生。



 


      曾经有个学生A,晚上拿了上铺同学裤袋里的264元钱,当时整个宿舍都集中怀疑到A。文老师此时也心知肚明,但没有当着同学的面对A同学直接盘问,而是亲切地对大家说:“钱一定是被弄丢了,而不是被盗了,我相信,我们班上不会有偷钱的学生,可能是被哪位同学捡去了。”然后,便与每个同学单独谈话,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出嫌疑者A;唯独 A的目光不敢直视老师,只是低声地说:“我不知道是谁捡了,我没看见。”她沉思片刻后又诚恳地说:“请你看着老师的眼睛,说出是谁捡去了。”这时,A同学见老师和蔼可亲,矛盾的心理再也按奈不住了,便双脚跪下,双手捶头,歇斯底里地说:“文老师,钱是我偷了,我打老虎机把生活费全部输了···”文老师接着纠正说:“不是偷,你是捡到了同学的钱,把钱交给老师吧。”偷与捡,一字之差,让A同学心领神会,一下子悟出了很多道理,重新获得了做人的自尊和自信。自那以后,A同学便成了班上有爱心、讲诚信、成绩好的学生。很多年后,A同学大学毕业去了外地工作,一直坚持给老师写信寄卡片,曾有过这么一段话:“亲爱的文老师,我曾经差点因为自己一念之差而误入歧途,是您用博大的爱、超人的智慧及时挽救了我,我永远铭记您!”



 


爱生如子



 


      “爱是教化人的灵丹妙药”。在她眼中,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今天谁不高兴,谁的表现反常了;明天谁的衣服穿少了,谁的身体生病了···她都会详细地记录在班主任日记里。在她看来,“所有的学生都是优等生,都是人才,只是有的不小心打了瞌睡,暂时落后了而已”。她对学生与教师二者的理解和感受,是她从教几十年的真实写照。她自当班主任以来坚持做到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学生病倒了,她总是亲自护送到医院就诊;学生退步了,她总是促膝谈心,指点迷津。她虽爱家人,可难得有个机会在家做个贤妻良母;她女儿常说:“多年来,我每天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能和妈妈在一起。”她即便遇乡下年迈病危的父亲,也难得请个假回家住上一两天,尽点嫁女之责和送终之孝;只好强忍悲痛,面对死去的父亲留下个无奈的思绪与愧疚。可因为爱学生,那怕是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琐事,都会让她牵肠挂肚;她经常把学生带回家中,以慈母般的爱心去抚慰学生脆弱的心灵。99级240班稂朝晖同学因患尿管结石,经常痛得死去活来,她整整为其在家熬了一学期的中药,直到把结石打下来。在今年年初冰灾期间,她坚持每天三次在家里为学生熬中药洗手预防冻疮;护送学生上下学;最让学生难以忘怀的是,1月26日下晚自习后,由于天黑路滑,她在护送学生回家的路上不慎跌倒,以致造成左手腕严重骨折挫位,虽多经治疗,还是免不了终生残疾。后来,每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残疾的左手腕,个个感动不已,就连那些平时调皮的学生也感动得自觉变好了。



 


桃李芬芳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做到以自作则,注重以形导形;尤其是她那不解的师生情结,早在衡东大地传为佳话,学生与家长都以有她带班为荣耀。仅以08年高考为例,她所带的文科294班有82%的学生上了二本线,其中有22人上了一本线,她的一个班占全县一本文科上线总人数的1/3。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思维敏捷,业务精通,且对高中政教课政工作颇有研究造诣,多次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曾荣获衡东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学科带头人”,衡阳市“德育模范”、“巾帼建功标兵”等殊荣。



 


      金秋八月,自然是个收获的季节。每年“教师节”的到来,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外地学生,从四面八方会聚母校看望她;面对学生一封封信卡,一束束鲜花,一张张笑脸,她的笑容总是显得那么开怀!那么灿烂!那么豪迈!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