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与留守教师的故事-----记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青年教师李后春
作者:北湖区妇联      发布时间:2009-06-26 08:59:10

他,一个刚过完 33岁生日的小伙子。他,一个从参加工作就一直扎根瑶乡的留守教师。他,瑶寨农村学校少见的教学新秀。他,担了10年班主任的学生贴心人。他,瑶乡学校唯一能胜任初中所有教学课程的90年代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他,学校教务处干事,是学校领导心中安排工作最能放心的一位好同事。他1999年毕业于湖南省怀化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同年9月参加工作。如今,他的小孩不到两岁,妻子无固定工作。通过他的勤劳与智慧,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参研的省级课题《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知瑶文化•爱瑶家乡〉的开发与实践》获省2004年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市一等奖,在区级多次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也有多篇文章在市区级征文活动中获奖,10年来,年年评为乡级优秀班主任,他就是北湖区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青年教师李后春。

留守教师成了留守学生的知音

之所以称李老师为留守教师是因为:5年前,李老师的父母因患重病相继离别了他,每年除了春节、清明节外他便很少回华塘镇老家;他爱人没有固定工作,也像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样要到外地务工,而李老师自己留守在少数民族乡镇基层的农村中小学任教。比一般教师而言,他所遇到的困难要更多更大。在学校,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回到家还要照顾家庭、养育孩子。

90年代前从各高等院校毕业分配到月峰教书的老师有20多人, 如今,李老师是留下来的唯一大学生。为瑶乡的教育事业,他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留在了瑶乡。有时逢假节日回家,总有人问起,“你怎么还在那山沟里呀,怎么不想办法出来,我可以……”,但他都一一回绝了,他没有动过心是因为他更舍不得他的学生,每次寒暑假,他的学生都一再请求他说,“李老师,你下学期还担我们的班主任吗,我们都喜欢你担我们的班主任……。”为了这一句话,他答应了孩子们,并年年信守承诺。10年来,他那忘我的工作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让瑶乡领导,学校同事、学生家长纷纷举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李老师您教学生真有耐心,我的小孩子完全搭帮你才考了重点高中……”

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2004年实现了“一乡一校”,全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寄宿式管理,全乡有许多劳动力到广东,郴州市内及鲁塘煤矿等外出打工,有的一年回家一两次,有的甚至几年回一次。月峰全校近600位学生就有近一半是留守学生,多年来,李老师所接的班多半是“问题学生”多的班级,这些“问题学生”又多半是留守学生,这些学生任性、郁闷、孤独、胆怯、不安、我行我素,在家不尊重老人,在校目无老师,性格倔强,动不动就发脾气,或大哭大闹,在班级中不合群,不喜欢与老师、同学相处,他们的困难常无人求助,这样对他们心理健康、人格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学校位于北湖区与桂阳县交界处,社会环境比较复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级管理。针对这些情况,李老师用心了解留守学生,给他们久违的亲情并正确对待留守学生,并经常跟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定期沟通。把留守生品德、心理状况和学习发展趋势及时告诉家长,并提出建议,使学校和家长之间形成合力,改变了家长只“养”不“育”的思想。

2007年他任七年级班主任,该班有20多位留守学生,李文斌同学是典型的问题留守学生,该同学父母离异,父母离异这件事情在他的心里产生了很大阴影,也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父母离异后,该同学开始成天沉迷于上网,无心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思想偏激,不服老师管束。为此,他费了很多的心思,经常找该同学到办公室谈心。为了监管该同学,每天晚上11点钟后,亲自到寝室查看该同学是否又越墙外出上网。如果发现该同学越墙外出上网就会立即对他进行网络危害性教育,实在不行,便打电话轮换通知离异的家长来校教育该同学,李老师的诚心终于打动了该同学。该同学开始慢慢改掉他的一些坏习惯,重新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来。期未这个学生也由“问题生”变成了“星级生”

同班留守学生邓耀威,也无不渗透着他的爱心。邓耀威厌恶学习,情绪不稳定,他不做作业不交作业,经常出现冷坐、发呆,偶尔傻笑这种现象。李老师针对这个情况,每逢他在学习上只要有一点进步,就给予鼓励,每当听到李老师的鼓励后他笑了,笑得那么甜,笑得是那么天真!这样他从一个不动笔的学生变为能交作业而且经常这样做了,有一次,邓耀威由于感冒,浑身发热,李老师知道后,赶快把他带到卫生院看医生,从卫生院回来又把学生带到他的家里,拿来了茶杯和倒上开水,让他吃药,并送这位学生回寝室休息……。在李老师的悉心呵护和引导下,这位后进学生也成了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他当班主任有四颗“心”

“大家谈到班主任工作要严、要细、要勤、要新,都讲得很好,现在就我当了多年班主任的工作谈谈我的想法,我觉得当好班主任要有四颗“心”。一是班主任要有信心,二是班主任要细心,三是班主任要有爱心,四是班主任要有一颗苦心……。”这是李后春老师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讲的一段话。

用“心”管理班级,把爱播在学生心田是李老师管理班级的主要经验,他是爱学生的。但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是无目的的宠爱。他把对学生深沉的爱,化作对学生成长的艺术管理教育中。他是严厉的,他的学生都知道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是:“规矩(指在班会上讨论后定下的班规)定下来了,希望大家认真执行,对事不对人,不论是谁,如果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我不答应,其他同学也不会答应的!”李老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总是入情、入理、入心。

对待学生他是宽容的。他对待学生犯错误这件事上,不操之过急,注重心理教育。

 在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始终抱着一个信念:班级是自己的家;始终用这样的心态来提示自己:如果我的孩子是这个班级里的成员,我该如何管理?正是有了这个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基点,他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他的班级,交给了他的学生。

从教10年,他做了10年的班主任工作。10年间,春风化雨无声,在他的班级里永远洋溢着一股爱的暖流,似一团氤氲,弥漫着整个班级。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他俨然是一个严师和朋友完美的结合体。从他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始,就涌动着这样一个念头:一定要当一个负责的班主任。他觉得,老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而能体现出育人效果最好的检验方法,就是当一名班主任。

教学领头雁

李老师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从2000年开始,他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自学考试,走上了一条在别人看来很难想像的道路。在别人的说笑和玩耍中,他硬是一边教学,一边进修。2006年,他参加了新课程培训,获得了合格培训证书,并获得了信息技术高级培训证书。多年来,李老师经常向老教师请教,虚心学习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还买来了很多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并把所学应用到多媒体教学中。李老师是学校教务处干事,无论是备课,批改作业还是课外辅导,他都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即使是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也有学生在他旁边问这问那。他往往要陪那些肯钻研的学生到晚上12点。为学生启发解题思维,分析解题思路。他是学校教务处干事,他每学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还经常上示范课、教研课。多次参加区级生物教学比武均获一等奖,他撰写的论文《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获省级一等奖。

舍小家为大家

2003年4月,她的母亲积劳成疾,在干活时累倒了,并且再也没有起来。他哭了,哭得很伤心。小时候,他曾对母亲说过,长大后一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可是还没有等他兑现自己的诺言,母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但他看到班上那一张张渴求知识的脸庞,他马上擦干了泪水,以一副充满阳光的笑脸面对他的学生。两年后,一直瘫痪在床的父亲由于得不到悉心的照料,也相继去世了。这时他心中再无牵挂,则一心放在在学生身上。

李老师在月峰瑶族乡中心学校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但他并不因此而止步,因为他的心中怀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