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四溢小农家
作者:汨罗市妇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6-17 16:23:44

 


幸福四溢小农家
在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之称的长乐镇故里,有一对夫妇的口碑就如当地特产---声名远播的长乐甜酒一样历久弥香。他们白手起家后却竭尽全力为公益,他们幸福自家时总是不忘助乡邻,他们的每一次创业目标都是和当地群众共同富裕。他们便
是汨罗市长乐镇的付志辉、卢几兰夫妇
付志辉,现年57岁。出生在汨罗市长乐镇水合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便和母亲、弟弟相依为命,18岁当上生产队长,一干就是12年。妻子卢几兰,现年57岁,也是农家出身,20岁嫁入付家。改革开放象一股清风,穷怕了的夫妻俩第一个从黄土坑里跳出来,从事菜枯经营等小生意,九十年代初,夫妻俩又瞄准了保险柜行业,老付到外跑销售,妻子在家务农并照顾老小。凭着夫妇俩良好的社会诚信和不懈打拼,到1995年他们便成了镇里有名的百万富翁。现在,付家88岁的老母亲,耳聪目明,身体健康;4个儿女,个个大学毕业,都已成家立业,小女儿和女婿都在加拿大留学。夫妇俩致富不忘本,时刻惦挂着生他养他的这方故土,“报恩”之心时记心头。他的义举在长乐镇口口相传,他的一家时刻洋溢着幸福,他的行动感动着父老乡亲。从2002年开始,老付相继被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
竭尽全力为公益
1995年春,年久失修的合旗小学一夜之间变成一片废墟。240多个孩子被迫挤在附近8户农家阴暗的堂屋里上课,家长不放心,老师不安心。有一次夫妇俩经过学校的废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付夫妇都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根本没读多少书,至今还深为遗憾,自家的4个子女也都是从这所学校里出来考入大学。“孩子们就是我们村的希望,一定不能让他们受苦”,夫妇俩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顶着亲朋好友的压力,一次性出资32万元,并亲自动手做砖烧窑、买建材,经过一年的前期筹备,学校如期开工建设,老付白天当施工员,晚上搭蓬子在操场上守材料,付妻则家内家外充当勤务员,整整坚持了两个月,学校终于建成了。看着孩子们走进新教室,看到课堂上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夫妇俩倍感欣慰。
2000年,长乐中心医院新建,建设资金吃紧,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付志辉费尽周折,边跑业务边基建,历经3年,耗资235万的医院的综合大楼、家属住宅楼及食堂、篮球场、绿化带等其他配套设施相继建成。除去院方将原医院地皮以68万元的价格抵卖给付志辉以外,余下的167万元都是他垫出的,至今尚有93.4万元是院方写给他的白纸欠条,两口子到现在还无怨无悔。
长乐老街路面年久失修,非常破烂。群众修路愿望强烈,但因资金短缺,迟迟没能动工。2004年底,付志辉会同镇上的几位老板商量决定共同出资32万元修路,开工后,他起早贪黑,整日守在工地上,时值盛夏,由于过度疲劳,付志辉累病了,但他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拔了针管,坚守在工地上,临街的乡亲们很受感动,自发为施工队送来了凉茶和饭菜,主动给水泥路面施水。与此同时,家里80多岁的老父老母和4个儿女的照管任务则几乎全部落在了妻子的身上,夫妇俩各尽其职,互相为对方打气,他们的热心事迹在远近乡邻中传为美谈。
平汨大桥段公路是汨罗通平江的交通要道,来往行人车辆多,为了给平汨两岸人民提供便利,2008年,夫妇俩拿出16万余元,将其硬化。2009年,水合村修通村公路,他们热心为村民们自发捐款17.8万元,之后又动员自己的弟弟捐了5万元。十几年来,夫妇俩共为镇里和村上的学校、公路、医院等公益事业建设捐款共计210多万元。
乐于助人甘奉献
双旗村19岁的学生小李患上白血病,因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夫妇俩得知此事后,带头捐款2000元,并带领“募捐组”的同志挨家挨户做工作,为小李募集治疗费用,那时正值农忙,群众白天下地干活,他们就利用晚上时间开展募捐活动,一周下来,他们分头跑遍了临近的三个村,为小李募集了善款3.8万元。小李住院期间,老付亲自跑县城找领导、办手续,为小李争取大病援助和医疗保险。2003年,同村妇女章某身患尿毒症,他们又带头捐款4000元,并发动群众捐款。2006年章某病情好转出院以后,因欠下较多债务,在社会部分不务正业人员的怂恿下,干上了贩毒的行当,时任村干部的付志辉得知此事后,利用工作间隙和妻子一道亲自上户到章某家做工作,对她晓之以理,为她提供生活帮助,并为章某在自家创办的超市安排工作,使章某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曙光。1997年底,双旗村农民尹某不幸溺水身亡,留下多病的妻子和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当时易家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家里连电都没有,小孩子读书还是点煤油灯,房子破烂不堪。尹某去世后,两个孩子面临辍学,一家人生活几乎没有着落,付志辉夫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那里天,他们不但承担起了两个孩子的学费,还为尹某家装上了电灯,修缮了房屋,2002年夫妇俩还多方筹资,帮助尹家办起了养鸡场。2006年和2007年,尹家的两个儿子先后考上了重点大学。
心系群众促和谐
长乐是一个千年古镇,人口密集,却没有一家大型商场,乡亲们经常为购买一些商品要乘车跑汨罗。看到这种情形,付志辉夫妇萌发了在集镇上建超市的想法。2005年上半年,他们利用自己闲置的地皮,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两栋临街门面,超市建成后,又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在他们的努力下,2005年底,由长沙老板投资500多万元的德克隆家电超市和新一村服装超市相继进驻长乐,经营面积近2000平方米。超市开业后,给当地解决了30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促进了长乐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眼看着那些还没有脱贫的农民,付志辉夫妇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2007年和2008年,他们先后担保为该村的章春良和伏六英贷款15万元,购买了“九保田”收割机和旋耕机,组织贫困户劳力组成收割耕作小分队,在本村实行比市场价每亩低30元的价格为农民服务,即方便了群众农忙生产,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又为本村10多户贫困农民家庭每年净增收入5000多元。村里每年用于农田灌溉的消费、电排电费高达15000多元,为减轻农民负担这项费用,他们已经包了三年。村里的村民晚上出门不方便,夫妇俩又捐出3万多元为村民在路旁竖起了路灯。逢年过节,他们总要为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去物资和钱物,老年节、教师节、儿童节村里缺少经费,他们也总是第一个带头。
付志辉夫妇对公益事业一掷千金,自己的生活却十分简朴,一家五口一直住在一栋平房内,连儿子结婚都没有装修,自己以前一直骑自行车,直到2005年,儿子才给老付买了一台二手摩托,五十多岁的人了,两夫妇一天也没有闲着,家里还种了四亩多地,种了菜,喂了几头猪,平时,他们总要把自己的经商与生产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
看着付志辉夫妇将大把大把的钱花在常人看似不该花的地方,好多亲朋好友不明其意,纷纷指责他们傻,说他们有钱不会用,有福不懂得享受,夫妇俩听了一笑置之,始终不改初衷。二十多年来,夫妇俩就这样凭着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地为远近乡邻默默奉献,不图回报,毫无怨言,在不断地牺牲与奉献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特有的幸福。
                                汨罗市妇联办公室
                                2009617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