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屋脊”上的花环
作者:刘苏华      发布时间:2009-06-04 16:25:30

“湖南屋脊”上的花环

——记壶瓶山镇大胜村养殖能手徐建军、杨琴玲夫妇




  在壶瓶山镇大胜村,这个贫瘠的小山村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县猪—沼—茶生态农业产业第一村,由一个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壶瓶山地区的富裕村。这其中的功劳,人人都盛赞该村村委会主任徐建军、杨琴玲夫妇“领头雁”作用发挥得好。




  起点:养猪成为致富能手

  2000年,徐建军就开始把全部的希望就放在牲猪养殖上,当年生猪出栏100头,纯利润上万元。对这个省级贫困村来说,当时可是一笔大钱。第二年,时任村信用社会计的徐建军就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

  徐建军夫妇养猪也并非一帆风顺。2002年上半年,他们养了60头牲猪,由于牲猪防疫工作不到位,20头肉猪染上连球病,造成11000多元的经济损失,这对于一个山区农民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既然下了决心,就是扒几层皮也要干起来。”时至今日,提起当年创业的艰辛,老徐还是记忆犹新。

  痛定思痛,徐建军夫妇决定走科学养殖之路。2003年杨琴玲到湖南省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班自费学习《科学养猪与疾病防治》,2006年又被县里公派到湖南生物机电学院进行三个月的养殖技术培训。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夫妇俩终于掌握了养猪的“诀窍”,近几年他们所养殖的猪再也未出现过疫病,每年生猪出栏都在千头以上。老徐很认真地对笔者强调,“养猪没技术,规模就上不来,就等于没养猪。”




  起航: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2008年,下磨山村、上磨山村、大胜村合组并村成立了新的大胜村,徐建军又高票当选村主任。从102个农户365人到423户1326人,村子变大了,老徐更感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

  为了使群众确实把牲猪养殖作为一个致富的路子抓好,老徐夫妇为群众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多方面为养猪户寻求资金支持。在他的带动和支持下,全村家家户户都把牲猪养殖作为主要经济发展路子来抓。2001年,村里养猪百头以上的大户只有4个,现在养猪300头以上的大户就有了16户。去年5月份,村民覃次冬家的母猪“难产”,一个电话打给老徐家,当时杨琴玲就赶了过来,忙活了半天,顺利“接生”出了6头小猪,以每头500元计算,仅此一项就挽回了3000元的损失。覃次冬告诉笔者:“多亏了徐支书夫妇,后来他们把母猪配种接生的技术教会了我们,我又教会了别人,一棒传一棒,大家感觉越带劲了,致富越有信心了。”

  不仅如此,徐建军夫妇的养殖步伐还“伸”到了临近的所街乡、南北镇的几十个养殖大户,为他们设计栏舍、引进品种、传授技术、开拓市场。在他们夫妇的影响下,三个乡镇共发展年养300头以上的大户135户,年养500头以上的82户,极大地拉动了石门县西北山区的养殖产业。




  起步:发展生态农业模式

  为了改变牲猪养殖这种单一的经济模式,早在2003年,徐建军就在村里提出了走牲猪养殖、沼气池建设、发展有机茶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到目前为止,这一模式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政府的支持。

  2003年1月,徐建军听说了县里正在启动沼气工程,就跑到县里争来了沼气工程在村里的试点,自己又带头建了沼气池。他扳着手指给笔者算起了细账:用沼气做饭、照明一年至少能节省电费100多元;每年出沼渣20立方米,可满足他家3亩茶地的施肥,节省茶树专业肥施肥费用500元,节省越冬施的有机肥亩均100元;沼渣、沼液培育出的茶叶品质好,平均每斤能多卖2元钱,3亩地摘茶750斤就多得1500元,这一增一减整个环节就达2400元。

  看到徐建军等村干部带头建的沼气池“生意”搞的红红火火,村民们也坐不住了,纷纷走上了发展猪—沼—茶生态农业的路子。现在,全村90%以上村民都圈养着生猪,300头以上的大户就有16个;423户中有6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私人全额投入资金的就达33户;700多亩茶园就有600亩用上了沼气肥,大胜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猪—沼—茶生态产业专业村,村民人均经济收入也由过去的800元上升到现在的4800多元,80%的农户还建起了二层砖瓦新房。

  村民覃事强2004年没挤进政府发展沼气池的“笼子”,私人就投入1300元建了一口,常年还圈养着50头生猪,又发展了6亩茶园,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笑着对笔者说到,“徐书记的决策好,打从发展了沼气,茶叶的质量提高了,种茶成本减少了,厨房变卫生了,以前还上山砍柴火烧,现在也不砍了,村里的环境也变好了。”

  2008年对于徐建军夫妇来说,是一个喜年。这年,徐建军被省科技协会评为全省科技示范户,妻子杨琴玲被常德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劳动模范。今年,老徐又张罗着在兴建一座标准化的规模养殖小区。这个正在新建的养殖小区,是石门县畜养局免费帮助选址和设计的,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标准猪舍6栋,母猪舍一栋,综合用房一栋,共需资金140万元,可同时养商品猪1500头,年出栏可达3000头,加上母猪一年最保守的产值可达450万元。如果将新、老养殖区加起来,每年产值至少有800万元,年可创利润150多万元。老徐笑着对笔者说:“投资建规模养殖小区是妻子的主张,她永远也不满足,说当市劳模不过瘾,还想当省劳模呢。”

  看着这对夫妻憧憬的微笑,笔者不禁暗道:有着这样的气魄,有着这样的信心,日子能过得不“冒尖”吗?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