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亲人胜亲人 汤自国老师关爱留守学生的感人故事
作者:澧县妇联 文芳
发布时间:2009-05-18 12:01:45
不是亲人胜亲人
——记汤自国老师关爱留守学生的感人故事
汤自国是澧县九垸乡中学教师,他从2003年起亲自关照30多名留守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其感人事迹在全校师生和学生家长中传为佳话。
那是2007年教师节的傍晚,汤老师骑着摩托车路过九垸隔堤的涵洞时,看到洞边有个孩子。他出于教师的本能走近一看,发现是本期从津市某校转来的毛凡。毛凡的父母都在广东打工,由80来岁的爷爷照看。毛凡读小学时喜欢玩电游,升初中后上网成瘾,并形成了一些恶习。“你怎么还没回家呢?”毛凡殃殃地说:“爷爷又不管我,回家也没意思。”看到孩子茫然的神态,疼爱之情油然而生。“那你就到我家去住吧!”“好啊!”汤老师问明了毛凡的住址,向他爷爷说明节假日就让毛凡在老师家生活。他爷爷欣然同意。
汤老师住在津市市区。爱人是保险公司的职员,对汤老师的工作大力支持,马上就让孩子洗澡换衣。毛凡觉得比自己家温暖多了,当晚就打通了父母的电话,其父母非常乐意。后来,同是留守学生的周林和叶倩也向汤老师提出同样的要求。汤老师和爱人商量,宁肯吃些苦,也要尽责帮他们渡过难关。两室一厅的住房窄小,好在儿子已在长沙读大三了,就让女同学叶倩住单房,周林和毛凡就在客厅睡地铺,节假日就当学习室。汤老师说:“我这里不是你们的饭铺,而是你们的家庭,你们不是来混日子,而是要把这里当作学习的课堂,明年6月就要参加中考了,要抓紧时间学习,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希望。”并要他们订立学习制度和个人学习计划,贴在墙上,共同执行。
从2007年9月到2008年6月的近90个节假日,汤老师的爱人精心操持一日三餐。为了培养他们勤俭的品德和生活自理能力,汤老师要求他们自己洗衣服,饭后轮流值班洗碗,并带头示范。辅导学习时,汤老师不仅教他的本行语文,指导他们写作文,还督促学英语,解析数学和科常的难题。在这些日日夜夜里,汤氏夫妇为孩子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2008年中考,九垸乡中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毛凡在九垸乡名列前茅,录取位于澧县一中第20名,他和周林都录在一中的“龙志班”。叶倩被澧县六中录取。毛凡的父亲听到这个喜讯后,夫妻双双回家,向学校和汤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九垸中学散学典礼的晚上,毛凡的父亲还特意买了几箱花炮燃放。当笔者采访这几个同学时,毛凡抢先发言:“我在汤老师班上只读一年,自己觉得进步很大,不仅改掉了上网的恶习,而且真正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汤老师和汤师母真是我的再生父母。”( 澧县妇联 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