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家长学校 助推教育强县
作者:澧县张公庙镇中学 袁凌      发布时间:2009-05-18 11:51:40

办好家长学校  助推教育强县


建设教育强县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有关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教育所能涉猎到的各个角落。它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育系统内部,而应该放眼于全民教育,应该是全民教育和发展能力的强县、应该是全民教育成果的强县。因此,必须从整体着眼,从全局出发,以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利用各类资源、发挥各种力量的作用,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县出谋划策、执行落实。在此,仅就发展家长学校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科学认识家长学校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学校是贯彻人生全过程的终身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建立整个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发展好家长学校,不仅可以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家庭的幸福、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昌盛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发展家长学校可以提高家庭成员自身的素质。现代社会突飞猛进地发展,知识和思想观念的更新速率大幅度提高。而现在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农村家庭成员,一旦离开了校园,就在为生计而奔波,抑或去消遣娱乐等,没有兴趣更没有毅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家长学校就可以为这些家庭成员提供学习的平台、学习的机会和可能,只要用心去学,就必定可以学有所得、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时间稍长,他们就会有明显提高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又会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其次,发展家长学校可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其实,教育子女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深刻的心得体会。然而,现在的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往往是沿袭着父辈教育子女的经验及自己主观臆想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与方法,这样教育子女仅有经验可言,却极度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性、理论性与现实性。而发展家长学校,家长的这些不足之处就可以通过在家长学校的学习得到弥补和发展:一方面学习教育子女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掌握先进而科学的教育子女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交流教育子女的心得体会,掌握富有实践性和现实性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与途径。这样就可以让家长们学会用适当甚至最优化的方式与方法教育子女,家长们教育子女的能力就必然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再次,发展家长学校也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应该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应该包括社会教育,而以社区为单位、以学校为依托的家长学校是其中最切合实际、最富有活力的社会教育形式与途径,这也是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全面落实全民教育、全面推动全民学习,并形成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自觉行动,才能大幅度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建设成为具有广泛意义的教育强县,才能使建设教育强县的成果确实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发展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普及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现代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式与方法的主要阵地。因此,必须确实发展家长学校,全面落实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增强其指导性。
第一、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通过学校、社区、村组等组织,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家长学校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宣传现代家长学校观念,普及家长学校的知识和方法,传播成功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经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能力,宣传全民感受到家长学校实效性,实用性和不可缺失性,使家长学校成为全民迫切关注的社会需求,使家长学校成为全民主动参与和自觉行动。
第二、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家长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一块牌子,而应该必须要有明确的领导和管理机构、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规范有序的管理制度和科学规范的组织模式,并以刚性的条文明确规定各个主体的职责。只有这样家长学校才能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正常、健康、持续、协调地运转,才不致于如同一阵“铺天盖地的狂风”过后而中途夭折,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其实效性,才能最终达到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
第三、优化师资,规范教学。
建设一支素质相对较高、结构相对较合理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是发展家长学校的必要条件。因而相关领导和管理部门应该统筹考虑,从各方面、各部门调集相关人员优化组合成相对稳定的家长学校讲师团,在全县范围内巡回讲学;各个家长学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组成本辖区内相对稳定的家长学校师资队伍,并组织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自主开发校本教材,开展校本教研,组织家长交流活动,确实落实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落实备教改辅等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真正做到让家长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澧县张公庙镇中学 袁凌)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