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是自己温暖的家
作者:罗肖宇 唐启武 何荣      发布时间:2009-05-06 09:19:14

学校就是自己温暖的家


            ——永顺民中关爱“留守学生”纪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民的就业观念已完全更新;因此农民家庭创收的路子也宽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有的孩子的心灵却受“伤”了。这是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存在着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在教育领域里形成了一个正受到社会普遍关注的弱势群体——“留守学生”。
每逢佳节倍思亲,留守的孩子更是想父母。每逢佳节,留守的孩子想念远方亲人的深厚感情更是挥之不去。
“我想早点见到爸爸妈妈,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好希望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能回来陪伴我,指导我,给我快乐与安慰,就算生活过得再苦我也愿意,我不想一家人老分开,我不想一个人和不懂自己心理感受的爷爷奶奶在一起,我想要一个完美的家。”留守学生向芸含着泪水对笔者讲述了她内心深处的话语。永顺民中像这样的学生有103人。对这部分“特殊学生”,安抚他们弱小的心灵已成为当务之急,学校高度重视对他们的关心和教育。2009年春季开学伊始,学校特成立了“爱心帮护‘留守学生’”小组,以集体的行动给他们以关爱和温暖,并重点做好个别帮教,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一个温暖的家。
留守学生符关玉:先天性斜颈,更不幸的是,两岁时母亲因患绝症医治无效,遗憾的离开了尚在呀呀学语的小关玉。父亲在她五岁时找了一位农村妇女结婚,生有一子一女,由于家里田地少,生活条件差,现长年在浙江打工,留下小关玉及弟弟妹妹,与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据观察,小关玉由于斜颈的原因,性格比较孤僻,很少主动与人交流,特别是与亲人之间的相处,变得越来越拘谨,她很相信和热爱自己的父母亲,但又不善于对其表达自己的感情,再加上自身身体上的缺陷及对今后前途上的考虑,故她表现出了焦虑与自卑的心理,但值得高兴的是,小关玉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年级前茅。
针对小关玉这种情况,学校首先从亲情入手,教她如何主动与家人和同学沟通。班主任还经常与小关玉的父亲取得联系,把她的近况告知他父亲,也让小关玉直接与他父亲说话,以增进他们父女之间的感情。其次,班主任还发动全班学生多与小关玉交流,给予她集体的温暖和关爱。再次,学校领导从校长、副校长到班主任都给小关玉以关心和支持,开导她要好好学习,不要把身体缺陷当作生活的拦路石,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和困难,要学会乐观。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感化,当笔者再次见到小关玉的时候,她正和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一起有说有笑。
留守学生李佩:家住山区,土地贫脊,父母因生计去深圳打工,爷爷奶奶双双因病手术,已基本丧失劳动力。李佩与年幼的弟弟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当时他年仅8岁。
“我想我的爸爸妈妈”,这是李佩见到笔者时说的一句话。学校对于家庭特别贫困的留守学生,是更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首先用好国家的政策,让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享受到“两免一补”的优惠。我们给予特困生的补助,虽然钱不多,但让留守学生感到了学校这个集体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抚。其次,对食堂就餐进行改革而实行“混餐”制,使特困生也能天天吃到肉,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坚持与学生一同就餐。再次,对寝室和运动场进行整修,使留守学生有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并发动全体老师多与留守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中的贫困生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真正做到师生同乐。
留守学生肖萍(化名):独生女,四岁时父亲因事入狱,劳教十余年,后来父母离异。母亲背着沉重的包袱到深圳打工,现肖萍与外公及舅舅生活。八年时间里,她只见了母亲三次面,而且仅仅只有10多天。由于与外公和舅舅缺少沟通,她曾经有段时间经常逃学,有时晚上跑到校外去上网,甚至还与同学打架。她自认为在老师眼中是个坏学生,在同学眼里是个“小坏人”,在外公眼里是个不听话的女孩,这样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便一落千丈。对这样有着行为偏差及心理困惑的学生,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护教育,首先多让其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团组织活动),让她感受到同学的关心与老师的关爱。有了学校团组织的帮助,肖萍同学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现在肖萍同学脸上的笑容多了,学习也进步了,并且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据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留守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打架、拿人钱物、抽烟、喝酒、迷恋网吧游戏室等不良习惯。因孩子小,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同时学校与家庭之间也存在着安全衔接上的“空位”,故留守学生发生危险的机率明显增大。为此,学校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组建安全巡逻队。并建立家访制度,实行不定期地与留守学生家长取得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多让留守学生直接与亲人通电话,从而感到亲人就在自己的身边。
     由于永顺民中关爱“留守学生”的措施很得力,故使广大的留守儿童都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家”。

(附图片两张)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