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建功 竭诚为民
——记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党委书记曾海军
“我把杉山当做自己的家一样在用心经营,我把全镇的机关工作人员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真诚对待,我用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力,竭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就是曾海军,一位柔情细腻而又率直刚强的乡镇女书记,一位锐意进取、敢闯敢拼的班子领头人。
曾海军1993年大学毕业,作为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16年来,她无怨无悔的把青春和汗水、满腔的热情与激情都奉献给了农村这片热土。特别是在杉山担任主要领导的几年,面对因恩口煤矿倒闭而导致经济全面崩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困难局面,她没有等、靠、要,而是依靠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在短短几年内,使杉山突出重围,走上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性轨道。为实现“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的诺言,她早出晚归争取资金、调处矛盾、组织召开大小会议,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
要致富,先修路。近几年来,杉山镇共完成通村公路水泥硬化改造50公里。仅2008年就投入资金375万元,完成了15公里的通村公路。到目前为止,杉山所有的行政村都通上了水泥公路。作为杉山镇的带头人,每一公里路都凝结着曾海军的心血。在杉山工作多年的曾海军对五保老人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能让特困五保老人安享晚年,曾海军决定建一所高标准的敬老院,但建一所敬老院需要100多万元的资金,这个数字对于现在的乡镇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曾海军经过反复考虑,以党委扩大会议的形式确定下来必须得建,党委、政府必须办好这件实事。为此,曾海军四处奔波、多方筹资,并带头捐款,亲自出面协调处理。到2007年9月,总投资130多万元,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敬老院全面竣工,40多名五保老人相继入住。当五保老人拉着曾海军的手表达感谢的时候,她亲切的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你们过的好,镇党委、政府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杉山镇作为恩口煤矿采空区,农田沉陷,山塘和水库渗水严重,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曾海军想方设法到上级有关部门争取水利建设资金,并发动干部群众出资出劳,平整耕地,修复山渠,加固山塘水库等,在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后,曾海军积极着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城郊优势,紧紧围绕“城郊型”农业做文章,突出在果蔬业、养殖业、花卉苗木业上下功夫,全力推行大户带动战略。在万乐、木山、坝塘等缺水的村发展养殖业,建立了万乐仔猪协会和坝塘生猪协会,并将缺水的水田改种葱、蒜、油菜、玉米等,在万乐建立了葱、蒜基地,在栗松、石垣、花溪等村建立了优质蔬菜基地,在坝塘、石龙建立了油菜基地和甜糯玉米基地,在塘坪村引进了一个苗圃基地。在水利条件较好的四季、石龙等村发展订单农业,种植优质水稻。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种养观念,加强专业合作,拓展了外销市场,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2008年我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为实现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曾海军提出了“工业强镇”的思路,打出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环境招商、全民招商”的招商口号,围绕依托涟钢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开发利用西恩铁路,下大力气做好已引进企业的服务工作,使企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到目前为止,我镇共有企业60多家,仅08年就引进项目3个,引进国内资金6000多万元,合同引进台资500万美元。 发展一方经济,维护一方稳定,造福一方百姓。当一条条水泥路打起来,舒适、美观的敬老院建起来,农民家的清洁工程搞起来,一家家民营企业办起来,干部待遇、办公条件好起来时,谈到曾海军,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
作为一名乡镇主要领导,手中也掌握了一定的钱和权,但曾海军清正廉洁,从不用公款到酒店大吃大喝或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更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她经常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要认认真真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做人要正直、大气、宽容,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多干实事,干好事。“公生明,廉生威”,曾海军的勤政、廉政在杉山的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正是有了她的以身作则,杉山镇的干部务实、高效、勤政廉政,良好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家,是女人的港湾。曾海军在拥有出色事业的同时,也拥有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真正做到了家庭与事业兼顾。她经常说,如果一个女人只顾工作而照顾不好家庭,那是她最大的悲哀。如果工作不忙,她就陪母亲聊天、散步,帮儿子辅导功课,或下厨为丈夫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在母亲心里,她是孝顺的好女儿;在丈夫心里,她是贤惠的好妻子;在儿子心里,她是慈祥的母亲。在收获众多赞誉的同时,曾海军总是说,最令人感动的是家庭对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让她有更多的精力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娄星区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