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边
作者:苏仙区妇联
发布时间:2009-04-30 10:54:44
大爱无边
—记郴州市一完小优秀教师欧阳娟
欧阳娟,女,38岁。1990年参加教育工作,大专文化,现任教于郴州市一完小。自参加工作以来,以其扎实的工作态度和显著的工作成绩获得师生一致好评。她以素朴的言行诠释着爱的内涵。
一、敏而好学,练就扎实本领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不能只是一桶水。教师本身就得是川流不息的河、容纳百川的海。教师也不能仅仅给学生一杯水,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取水,成为河、成为海。学习是提升自我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准的基石。只有博采众览,才能厚积薄发,只有爱学勤学,才能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技能,予学生以新知识新技能。
她自参加工作起就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业务水平,她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进修。订阅了《小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数学》等书籍杂志,且爱不释手。在学习中,她长于总结提炼,学以致用。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教材、大纲及辅导资料,把握每堂课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做业,做到“一课一得”。她还善于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及家长,因人因材施教。在教学上,她不断更新观念,经常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在教学中经常上示范课、观摩课,深入研究教法,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于发展的需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人才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撰写的教研论文有多篇获市级奖励,并在《郴州教研》和《郴州日报》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她所教班级成绩突出,在2007年下期的一次数学竞赛中,整个年级取前26名,她所教班级就有18人获奖,且囊括了前10名。
二、爱生如子,倾注满腔热忱
成功教育的内核其实是爱的浸润,只有对学生倾注爱,滋润爱,才能建立起师生平等和谐的关系,只有建立这种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激情,引领学生一步步登上成功的彼岸。
她在班主任的岗位上一干二十年,深得领导、同事的赞许,孩子们喜欢。为什么呢,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她对学生一直有份最真的爱!欧阳娟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关爱之心。她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生命世界,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要充分尊重他们,从内心里、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重视他们的个性。她善于看到每位学生的长处,发现和挖掘其潜力。她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学习、生活和内在思想情况,从而恰到好处地做好关键之处的引导。2006年上半年,186班黄世鹏同学的父亲病逝,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了解情况后她主动为他交了三百元学费,家长和孩子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而她只是抚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说:“好好学习吧!”2007年上半年,223班邓斌同学突患心脏病,她及时送孩子住院,并通知家长,在邓斌住院期间,她还买上礼物去看望他,并经常打电话询问病情,表达关切,这份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邓斌及家长都非常感动。在她的工作经历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她常说,能成为师生那是一种莫大的缘份,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温暖,给予雨露,那是一种无以比拟的幸福。
心中有爱,工作才能充满激情,这是她这些年工作捷报频传的原因。她带班很有方法,不管多糟的班,到了她手上都会立马变个样,让人刮目相看。2006年下期,她从毕业班下来后,学校领导让她教223班,这是一个组合班,所有学生都是从同级不同班里抽出来组合的。学生不熟悉,师生不熟悉,管理上要重新起步。她接手这个班后,先用一个月熟悉班情,了解学生,然后再用一个学期时间就将这个班调理成了学校最有名气的班集了——路队走的最整齐,两操做得最标准,班上纪律也最省心,而且班上综合成绩还非常棒。在学校举办的各类比赛中,她班上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运动会遥遥领先,演讲比赛遥遥领先……太多的“第一”让她在班级管理上逐渐成了招牌,也让所带的班成了名副其实的文明班级。
三、事业执着,收获累累硕果
她爱教育工作,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她是真正的把它当作事业来做。为了这份在她心中无比神圣的工作,她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退步于繁杂困扰,总是克服一切困难把工作做到最好。
多年来,她保持了提前到校的习惯,每天早晨七点半必定到班组织学生早读。每天放学,她是最后离开教室的班主任:她会陪着学生搞完卫生,收拾摆正了课桌,关好了窗户,然后再组织学生排路队回家。看到学生一个个走远了,内心才会显出一份宁静与踏实。
已经不记得带过多少班了,教过多少学生了,她只知道善待每一个孩子,认真面对每一天的工作。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她从不抱怨,她欣然接受于学校的安排,期期如此,年年照样,把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学生对她都非常有感情,每年的教师节,她的学生总记得或打电话或送鲜花来表达其深深的惦念和感恩。
辛勤的付出换来沉甸甸的收获:她五次获学校“十佳教师”称号,三次获区“优秀园丁”称号,而更大的荣誉是,她收获到了来自学生、家长、同事们的尊敬与钦佩。为师如此,高矣。
学无止境,大爱无边。她虽年近四十,却依然孜孜以求,苦学不怠,努力用新理念、新技能传授她的学生。她以情面对学生,她以爱面对她钟爱的工作,她是一位挥洒大爱的老师。
苏仙区妇联
200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