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双峰县印塘乡岳家村采访,处处感受到一股蓬勃发展的气息。谈起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夸赞他们的领头雁和贴心人,她就是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健华
岳家村位于320国道旁,全村1478人,13个村民小组,30名党员,925亩水田,是一个群众思想活跃,社情复杂的村。2006年11月,34岁的乡农经贸办副主任刘健华主动请缨到该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后,她把掌握村情,制定发展规划摆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356户人家,同村民交心谈心,询问生产生活现状,以及对村级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在此基础上,她多次组织召开党员组长会、村支两委会,沟通思想,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岳家村三年规划,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为岳家村的新农村建设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为鼓励村民引进项目,调优产业结构,村里规定,凡一次性投资1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村支两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一次性奖励2000元。
加强班子建设,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针对该村党员老化、活力不足、能力不强的现状,她从强化村级组织入手,全面开展“双培双建双强”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争取县乡的支持和重视,投入资金1万多元,建立了高标准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和培养新党员。近3年来,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名,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后备干部2名,为村党支部增添了新鲜血液。她负责制定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去年是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年,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扩大基层民主的新途径,大胆实践,推行村支两委无候选人直接选举取得圆满成功,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刘健华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组织发动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展开各项工作。由于村级经济一片空白,她采取“村民集一点、上级争取一点、外面筹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连续两个月吃住在村里,全力协助村支两委广泛发动该村在外人士支持家乡建设。竹吉—向阳、岳家—长条、岳家—竹吉等三条村内道路约2.5公里,预算资金10万余元,这对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岳家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她利用自己朋友、同事等关系,自费外出娄底、长沙等地,引回资金2万多元。目前,已硬化道路0.8公里,整修2.5公里,新修到组简易砂石路3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竹吉组50亩水田靠一口水塘灌溉,由于水渠塌方,水塘淤塞,蓄水不足,50亩水田十年九不收。去年,她组织村民集资2万多元,争取水利部门的支持,请来挖掘机对水塘进行清淤,并对水渠进行了整修,使库容增大2倍,50亩水田的丰收有了保障。
根据岳家村旱土和宜林山地多的现状,她引导村民做好“农”字文章,增加群众收入。鼓励支持村民参加县、乡组织的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增强致富本领。该村有一个400多亩的茶园,荒芜多年。2007年,她争取国土整理项目,投资15万多元,把茶园整理成一块块梯土,改善耕作条件。同时,瞄准国家产业政策,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组织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把各家各户改造后的梯土进行土地流转,以每亩100元的价格出租给该村村民李卫兵栽种桑苗。她邀请县乡技术人员来村举办培训班,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当年建成桑园400亩,并实现当年养蚕产生效益。发挥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引导,做好抛荒耕地流转,近年来,该村实现了耕地零抛荒的目标,双季稻种植率达98%,并在320国道两旁建立了500亩高档优质稻示范基地。岳家村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石灰石和粘土,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兴办碎石场和沟瓦厂。她多次跑市、县、国土、矿产、安监等职能部门请求支持,并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测规划,新办碎石场3个、沟瓦厂5家。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两年来,她积极引导村民转变传统观念,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制定了村规民约,健全了社会治安综治网络,开展了禁赌、禁封建迷信活动,积极向村民宣讲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妥善调处矛盾纠纷。组建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公益事业有威望群众的积极性,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开展行之有效的评比活动。近3年来,该村实现了无计外生育、无群众上访、无安全事故的三无目标,有效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
立志山村写青春
---记双峰县印塘乡岳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健华
春光明媚,生机盎然。近日,笔者来到双峰县印塘乡岳家村采访,处处感受到一股蓬勃发展的气息。谈起村里发生的可喜变化,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夸赞他们的领头雁和贴心人,她就是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健华
岳家村位于320国道旁,全村1478人,13个村民小组,30名党员,925亩水田,是一个群众思想活跃,社情复杂的村。2006年11月,34岁的乡农经贸办副主任刘健华主动请缨到该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上任后,她把掌握村情,制定发展规划摆在了各项工作的首位。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全村356户人家,同村民交心谈心,询问生产生活现状,以及对村级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等。在此基础上,她多次组织召开党员组长会、村支两委会,沟通思想,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了岳家村三年规划,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审议通过,为岳家村的新农村建设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为鼓励村民引进项目,调优产业结构,村里规定,凡一次性投资1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村支两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一次性奖励2000元。
加强班子建设,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针对该村党员老化、活力不足、能力不强的现状,她从强化村级组织入手,全面开展“双培双建双强”活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争取县乡的支持和重视,投入资金1万多元,建立了高标准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和培养新党员。近3年来,确定入党积极分子4名,发展新党员2名,培养后备干部2名,为村党支部增添了新鲜血液。她负责制定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务公开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去年是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年,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扩大基层民主的新途径,大胆实践,推行村支两委无候选人直接选举取得圆满成功,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刘健华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组织发动群众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展开各项工作。由于村级经济一片空白,她采取“村民集一点、上级争取一点、外面筹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连续两个月吃住在村里,全力协助村支两委广泛发动该村在外人士支持家乡建设。竹吉—向阳、岳家—长条、岳家—竹吉等三条村内道路约2.5公里,预算资金10万余元,这对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岳家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她利用自己朋友、同事等关系,自费外出娄底、长沙等地,引回资金2万多元。目前,已硬化道路0.8公里,整修2.5公里,新修到组简易砂石路3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竹吉组50亩水田靠一口水塘灌溉,由于水渠塌方,水塘淤塞,蓄水不足,50亩水田十年九不收。去年,她组织村民集资2万多元,争取水利部门的支持,请来挖掘机对水塘进行清淤,并对水渠进行了整修,使库容增大2倍,50亩水田的丰收有了保障。
根据岳家村旱土和宜林山地多的现状,她引导村民做好“农”字文章,增加群众收入。鼓励支持村民参加县、乡组织的种养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增强致富本领。该村有一个400多亩的茶园,荒芜多年。2007年,她争取国土整理项目,投资15万多元,把茶园整理成一块块梯土,改善耕作条件。同时,瞄准国家产业政策,把发展蚕桑产业作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大举措来抓,积极组织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把各家各户改造后的梯土进行土地流转,以每亩100元的价格出租给该村村民李卫兵栽种桑苗。她邀请县乡技术人员来村举办培训班,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当年建成桑园400亩,并实现当年养蚕产生效益。发挥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引导,做好抛荒耕地流转,近年来,该村实现了耕地零抛荒的目标,双季稻种植率达98%,并在320国道两旁建立了500亩高档优质稻示范基地。岳家村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石灰石和粘土,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兴办碎石场和沟瓦厂。她多次跑市、县、国土、矿产、安监等职能部门请求支持,并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测规划,新办碎石场3个、沟瓦厂5家。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氛围。两年来,她积极引导村民转变传统观念,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制定了村规民约,健全了社会治安综治网络,开展了禁赌、禁封建迷信活动,积极向村民宣讲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妥善调处矛盾纠纷。组建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体性娱乐组织,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和热心公益事业有威望群众的积极性,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开展行之有效的评比活动。近3年来,该村实现了无计外生育、无群众上访、无安全事故的三无目标,有效促进了村级经济发展。
春光明媚,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