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家风拂茶乡
——记古丈县中医院张丽玲家庭
(古丈县妇联)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在茶乡古丈,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他们来自遥远的新疆石河子市,扎根古丈二十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在社会中争当道德楷模,弘扬传统美德,倡扬时代新风,以个人的良好行为品德维系着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健康。当你走入这个家庭,和谐之风犹如一股春风拂面吹来,在茶乡传为美谈。这就是县中医院张丽玲的家庭。
一
在县卫生系统乃至熟识的人当中,只要提起张丽玲的家庭,人们无不满口称道。1989年,他们怀着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忠贞热爱的理想信念,举家来到贫困山区的古丈,为缺医少药的群众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均为大专学历的夫妻,具有较高的文明素质,丈夫陈德超拉得一手好二胡,妻子张丽玲有一身好舞技,可谓是夫唱妇随,鸾凤和鸣。夫妻间从未红过脸,举家一团和气,即使是刚迁来古丈时,居住条件差,生活饮食不习惯,周围环境不熟悉等困难条件下,他们一家三口依然是互助互爱,相互关心体贴,度过了种种难关,赢得了家庭和睦,旁人的称道。
在传承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方面,夫妻二人更是邻里典范。因不习惯生活饮食,双方的老人均不在身边,他们每年都会找机会不顾长途劳顿去探望自己的老人,到老人身边去尽一份孝心,时常地嘘寒问暖。用自己的言行,经常教育孩子,给孩子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张丽玲80高龄的母亲瘫痪在床的时候,夫妻二人商量将老人远道接来家中赡养至今,给予无微不至地照顾,精心地伺候,不离不弃。在工作中,遇到老人和小孩就诊检查,夫妻总是给予一份厚爱,夏天送水,冬天取暖,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做他们的贴心人。同时,夫妻二人性情开朗大方,赢得了邻里团结。
二
在生活中,张丽玲一家三口互敬互爱,和和睦睦。工作中,他们互相支持,经常进行交流沟通,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进取,尽心尽责,以突出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同事及领导的赞誉。因对工作极端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强烈,张丽玲被医院选送学习高压氧舱治疗业务,学成回来后,率先在县里开创了高压氧舱治疗新业务。丈夫陈德超在多年放射诊断工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练就了过硬的拍片阅片诊断本领,在院里放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患者的好评。夫妻二人长年工作在救死扶伤,为群众健康服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双双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县政府嘉奖。
三
对张丽玲家庭,令人称道的还有他们那种崇尚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持家的生活理念。跳舞、唱歌、钓鱼等活动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丈夫陈德超是县钓鱼协会会员,不论是老年舞还是年轻人健身舞,跳舞的队伍里总有张丽玲的身影。另外,张丽玲还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合唱等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走进张丽玲家中,你看不见一件奢华的物品,夫妻二人工作多年,仍居住在医院的旧宿舍中,简朴而不失整洁舒适。用张丽玲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自力更生,劳有所得,有计划地安排使用工资,合理消费,持家要勤俭,才能更好地放眼未来。
在张丽玲不怎么宽阔的居室里,最奢华显眼的要算书房里那一张挤得满满的书架了。走进书房,阵阵书香萦绕周身。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从这里他们的女儿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
走出张丽玲的家,夫妻二人一脸和气的笑脸相送。清清的小河水不停地流向古阳河,回望她家的阳台,一株株盘景中的红梅开得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