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浇开幸福花 ——钟建平同志幸福家庭生活掠影
作者:株洲市妇联整理
发布时间:2009-04-01 09:17:19
和睦浇开幸福花 ——钟建平同志幸福家庭生活掠影 “四代同堂乃福气,八方亲友皆认同”。这是对钟建平同志家庭的真实写照。在瓷城醴陵,熟悉钟建平同志家庭的人,赞不绝口称其是幸福的一家、美满的一家、和谐的一家。一个四代同堂的六口之家,朝夕相伴,早晚相随,和睦相处,恩爱相携,实为难得。更可贵之处是他们的治家方略,即“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老者为小人当榜样、前辈为后代树楷模”被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弘扬,这是被大家所公认的。为此,同事们赞扬他们,邻里们羡慕他们,亲友们夸颂他们…… 一、注重爱国守法,热心公益事业 钟建平同志的家庭成员和很多家庭一样,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也热爱自己的家乡醴陵,能够关心国家大事。钟建平同志对家庭成员要求严格,并经常在家庭中开展普法宣传,进行法制教育,发挥家庭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以家庭的文明促进社会的稳定。家庭成员中没有违法违纪的记录。同时,钟建平同志一家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组织家庭成员奉献社会,奉献他人。每年都参与了捐资助学、修路架桥、支助养老院、慰问残疾人、献血等爱心活动。老家农村建学校,他家捐了2000元,老家农村修水泥路,又积极筹助资金10000元。今年初的冰雪灾害,全家有四人捐了款。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先后在单位、社区、学校等地全家捐款捐物14次,连只有4岁半的孙女钟好也在幼儿园捐了两次款。 二、努力学习进取,做到爱岗敬业 钟建平同志的家庭是一个学习型的缩影,从老到小都爱学习,不断更新和丰富各自的知识和爱好。钟建平同志的母亲在退休前是醴陵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会计,从事财务工作二十余年,退休后,除协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看报学习是她的爱好,电视节目中的新闻联播、海峡两岸、健康之路、寻情记都是她关注的重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钟建平的座右铭,他爱学习,善钻研的劲头在检察院里是有口皆碑的,他在工作中的一些创新思路多次被上级检察机关采纳,并多次立功受奖。儿子钟颖也善于刻苦学习,进步很快,被输送到醴陵市委党校中青班及株洲市委党校学习,在湖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又考取武汉理工大学继续自学,2008年又考取了工程师职称。儿媳吴晶晶担任护士长后,更注重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被授予“五星级”护士。钟建平同志一家非常注重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工作中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均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层干部。为增强家庭学习氛围,他家还自费订阅了《潇湘晨报》、《家庭》、《法律工作手册》等报刊杂志。 三、倡导男女平等,彰显尊老爱幼 钟建平同志一家六口,四女二男,女性比例大,她们在家中有地位、有权威,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奉献。在钟建平同志撰写的家训新规中,又突出反映了他们一家“厚爱幼小,倍爱老人”的家庭美德,为使老人健康长寿,为母亲购置了按摩椅、双宝剑等器材进行锻炼,使老人感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对小孩的安危冷暖更是关爱有嘉,不溺爱,多启发,使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受到教育,茁壮成长。 四、倡导家庭新风,构建和睦家庭 家和万事兴是构建和睦家庭的重要基础。钟建平同志的家庭破除了陈规旧俗,民主气氛强,有事共商量。每一个成员都是主人翁,整个家庭中,没有重男轻女,没有暴力冷战,没有互不相让,没有左推右诿,从而形成了一家六口感情相融,三代婆媳相敬如宾的好风尚。有一件事情很感人,钟建平同志三代单传,而且是过继给外祖父做孙改为钟姓,传宗接代。2003年9月,钟建平同志的女媳生下一女孩,作为70高龄的母亲闻讯后,破例立即到花店买了一个花篮,亲自送到孙媳的产房表示祝贺,受到同房其他产妇的称赞,尔后作为曾祖母又为小曾孙起名为“钟好”,意为真好的谐音。钟建平同志有时因为办案,经常早出晚归,不能顾及家中老小,妻子则全力支持他的工作,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对老人和小孩关怀备至。今年3月,钟建平同志受院里派遣准备到广州出差,当时适逢母亲病重住院,钟建平同志感到为难,母亲则嘱咐儿子“以事业为重”,妻子则安慰丈夫“一切请放心”,使钟建平同志安心踏上了赴广州的征程。在该同志的母亲住院期间,儿媳、孙媳为她端茶倒水,煎汤熬药,日夜陪伴在老人的床前。 五、勤俭节约持家,改善家庭环境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钟建平一家的特点,爱人熊建辉持家有方,从不铺张浪费,在她的督促下,全家人形成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的好习惯。在改善家庭环保条件方面,一是种树栽花,改观庭院和室内绿化。二是不乱扔塑料袋,不乱倒垃圾。三是自费请来铲土机,将室外历年形成的垃圾山进行整治,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种上蔬菜和草地,从而覆盖了垃圾,绿化了户外环境,改善了居住条件。 2008年9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