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爱三老的优秀教师邓光佩
作者:花垣县妇联
发布时间:2009-03-27 09:16:46
有这样一个极其普通却极不平常的家庭,三代同堂的七口之家,上有三个老人,下有两个子女,还有瘫痪在床的病人——这就是花垣县花垣镇邓光佩、彭世友一家。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家庭里,邓光佩夫妇俩以自己的真心、诚心、爱心,谱写出一曲曲尊老、爱幼、敬业、爱岗的动人之歌,赢得了社会的尊敬与认可。
邓光佩的婆婆现已86岁高龄,中风致瘫,生活不能处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生性好强的老人,难以适应生病后的生活,性情变得特别暴躁。儿孙们尽力照顾,端茶送水,老人怪罪别人把她当累赘,看做不中用的老家伙,大发雷霆;饭菜不合口味,端水迟一步,老人又怪罪照顾不周,嫌弃她,破口便骂。同时,婆婆瘫痪后,特别悲观,消沉。面对这样一个老人,52岁的邓光佩毫无怨言,喂茶喂饭,接屎接尿,象对待自己的生母一般体贴入微,私底下时常开导忍不住发牢骚的丈夫对病人耐心一点,时刻体谅病人的心情及处境。婆婆不仅瘫痪无法自理,而且因子宫脱坠引起尿失禁,老人又特别讲究卫生,闻不得一点异味,身上稍微弄脏、弄湿一点便不舒服。于是,在邓光佩家里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刚刚神色匆匆赶回家的邓光佩,放下手上的东西来不及喘上一口气,喝上一口水,便急急忙忙打水准备东西,为婆婆洗澡、换衣换被;来不及洗涮刚换下来的脏衣物,又急急忙忙去为老人准备饭菜。为了让老人早日走出疾病的阴影,邓光佩只要一有空,便一边为老人按摩,一边与老人拉家常,还教育孩子们每天必须陪老人们说说话。天气晴朗的时候,邓光佩就和丈夫把老人抱下楼晒晒太阳,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现在,满头白发、年近90的老人,精神俊朗,逢人便说自己的命好,摊上了这样一个好媳妇。
邓光佩夫妇原本住在花垣小学附近,无论大人上班、小孩上学、买菜、上医院都十分便利,是居家不可多得的好地段。可自从公公去世后,为了照顾身体不好的婆婆,邓光佩、彭世友夫妇硬是低价处理了辛辛苦苦建好的房子,搬至穿心城——距离县城中心近五里的小村居住。同时,邓光佩夫妇都是难得一遇的独生子女,于是两家三个老人住在了一起。婆婆与儿媳妇的相处早已是社会公认的“难题”,更何况是瘫痪、挑剔的婆婆与自己的父母共居一室!其中的艰难与辛劳,岂是汗水与泪水所能诠释。为了整个家庭的和睦,为了“老变小”的老人们不互相斗气,无论是过生日、买东西,还是平时说话、聊天,邓光佩、彭世友夫妇付出了无尽的心力与智慧,必须做到时时处处留意,时时处处做到兼顾彼此。
在这个特殊的家庭里,每天的一日三餐就是一件需要动脑筋的事。老人们喜欢吃软饭,菜更是要清淡不能咸,肉类要求落口消溶,也很少吃辣椒,口味恰恰与年轻人相反。为了兼顾老人与小孩的胃口,邓光佩夫妇费尽心机,终于摸索出一套两全其美的办法:煮饭时,把锅内的饭分成两半,一边较软,一边少放水较硬;炒菜时,先不放辣椒,少放盐,炒好后先盛出一碗,再将剩下的一半加盐加辣椒。餐餐如此,天天如此,年事事如此。
俗话说,“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可在这个三世同堂的七口之家,疾病成了最大的拦路虎。除了婆婆瘫痪在床外,邓光佩的母亲80岁,患脊椎骨结核,腰和腿几乎成直角,连站起来都需要旁人扶持,同时患有胃溃疡和严重的贫血症;80岁的老父亲,从事教育事业36年,退休前曾担任了14年的校长,长年工作的辛劳使老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晕眩症;丈夫患有肾结石、痛风,严重时无法下床走路,仅去年就进了三次医院!女儿虽已成人,可远在深圳工作,远水解不了近渴,家庭整个担子全压在了邓光佩柔弱的肩上。忙完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后,邓光佩像旋转的陀螺,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照料病人。由于长年奔波劳累,终于积劳成疾,经州人民医院确诊为子宫肌瘤、鼻腔襄肿。疾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多年来,仅靠两人微薄的教师工资,艰难地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赡养老人、医疗开支、抚育儿女、人情世故……每一分钱都必须掰成两半花,每一分钱、每一天都得精打细算。
生活的重担并没有成为工作马虎、待遇特殊的借口。邓光佩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天必须和一百多个孩子打交道。她爱岗敬业,对工作孜孜以求,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知难而进、不甘人后”的先进事迹在教育系统作经验介绍;多年来屡次荣获“花垣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学生张健,家庭贫困,小小年纪又患有慢性肾炎,父母外出打工,家中无人照料,邓光佩不仅为该生垫付学费,购买学习用品,而且经常照料他的生活,为他补习功课。张健病了,邓光佩带他去医院诊断、治疗、复查;张健没有地方住,邓光佩将他接回家,多次上门找他的亲戚做工作,事情圆满解决。邓光佩在做好自己的工作之余,大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丈夫身为县进修学校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工作十分繁忙,经常顾得了工作顾不上家里,是邓光佩一如既往地默默奉献、默默支持,使丈夫得以一心扑在工作上,多次荣获县级表彰。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有父母做表率,邓光佩的一双儿女特别孝顺,只要有空,他们就帮着妈妈做这做那,或者陪着老人下棋、看书、聊天、散步,完全没有城里小孩的娇气,从小不需要父母操心。由于亲身体验到了独生子女组成家庭的酸、甜、苦、辣,儿女非常懂事,特别自立,学习也十分用功,从小到大的奖状贴满了家里的一面墙。邓光佩夫妇从小以“三种素质”要求子女,即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强、身体素质好,儿女们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女儿早在大学期间就光荣入党。
邓光佩、彭世友一家是个平凡的家庭,没有许多可称道的丰功伟绩,他们一家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在夫妻和睦、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的良好氛围里,以对生活的执著、事业的追求,成就了七口之家的美满、幸福。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邓光佩一家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爱与奉献,什么是平凡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