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有个李奶奶
胜利里社区的老人李明芝,十几年如一日关怀和照顾隔壁孤寡老人杨海涛,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做好事没有关系,应该的,我觉得这样帮助别人挺快乐的。”坐在记者对面的李明芝在说这话时,脸上有着笃定的神情。这名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老人,10余年来对多位孤寡老人不间断的精心照料,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热心肠”。
二十多年的邻里情
李明芝现在已经72岁了,老伴是广铁集团郴州车务段的职工。1960年,李明芝跟随老伴一起搬到了胜利里社区。虽然没有工作,但李明芝对社区的工作十分支持,后来被邻里推荐当上了胜利里社区的组长,每个月有10元补贴。1993年,杨海涛夫妇也搬到了胜利里社区,成为了李明芝的邻居。杨海涛的家庭相当困难,她没有工作,患有心脏病和风湿病;丈夫是广铁集团郴州工务段的退休职工,早年双目失明,长期生病;老两口膝下无子女,光靠老头子的一些退休工资维持生计,数百元的工资不仅要吃饭穿衣,还要买药。李明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到杨海涛家中嘘寒问暖,把关心两位老人做为一种修心积德的善事看待,热心尽心。
1994年,正赶上铁路上分房,由于杨海涛夫妇收入不多,没有什么积蓄,无力购房。作为邻里,见他们住处没有着落,又没什么亲人,李明芝便跑前跑后,四处为他们联系住处,终于在槐树下为他们找到了一套公房。回到家中,李明芝又和老伴商量,从他们微薄的工资中节省出一些钱以资助杨海涛夫妇。从此,两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5月,杨海涛老人在家中摔了一跤,左腿骨折,行动完全要靠拄拐杖,住院打针全是李明芝前去照料。今年1月,杨海涛的老伴因病去世,她成了一个无财产、子女和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生活成了大问题。李明芝就忙里忙外,替她料理老伴的后世,又帮她申请低保和一切她可以享受的福利。
“她住在槐树下,有个三病两痛一来一去搭出租车都负担不了。”为了方便老人看病,李明芝四处奔波,为她在胜利里、下自建里、飞虹桥等地方找房子,有时候脚都跑肿了,也毫无怨言。“她的一切事情都是我在帮她办,我觉得这倒是不累,也没有觉得好烦。只是想尽自己的力量,能帮一点就帮一点。”为了帮助杨海涛找房子,李明芝曾受过不少委屈,曾数次在办事人员面前落泪。
甘当群众的“贴心人”
李明芝告诉记者,1993年,她曾被查出患有子宫癌,医生说最多只能活3个月。3个女儿和老伴为她急得痛哭流涕,可她却相当乐观。也许是其豁达的精神感动了上天,她的病情竟然奇迹般地好转了。
李明芝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每次开工资,她和老伴会商量着把钱计划好,勤俭节约过日子。但谁家要是有了困难,她都会尽力帮助,经常把自家好不容易才省出来的钱拿出来。据了解,她帮助过的孤寡老人还有不少。
李明芝不图名,不图利,默默奉献,温暖着社区的居民,乐当群众的“贴心人”。李明芝笑言,自己是从死神中走出来的,所以对生活积极乐观,她愿意去照顾这些孤寡老人,也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她希望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积极行动起来,让爱之花开遍大地,社会才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