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林:走出象牙塔的“猪”状元
发布时间:2009-03-11 16:43:30
湘潭市庆祝“三八”国际
劳动妇女节99周年暨表彰
大会典型发言材料
走出象牙塔的“猪”状元
湘潭县百灵生猪专业合作社总经理 黄柏林
(2009年3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你们好!
我名叫黄柏林,1968年出生在湘潭县云湖桥镇云湖村,1986年考入湘潭大学外贸专业全日制本科。1990年大学毕业后,在湘潭市农业银行担任储蓄员,但我并不满足于平淡、单调的上班族生活,1992年,我只身远赴珠海打工。
凭着湘潭大学的毕业证书,我在一家贸易公司担任会计。由于我工作踏实勤奋,业务能力强,三个月后就破格提升为财务主管。当时,我暗下决心,要多挣一些钱。因为父亲在我16岁时就英年早逝,母亲只能做些农活,家中三个弟妹还要完成学业。业余时间我兼职了另一份工作,一个月下来有2000多元工资。看到弟妹能安心读书,我有说不出的高兴!
但是我没有完全融入繁华的都市生活。工作之余,我不时地反问自己,不时作这样或那样的设想。就凭我打工的这点工资,就凭母亲那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能改变家庭的面貌吗?能让想上学的弟妹都念完大学吗?这样背井离乡在别人手下干活,不能放手施展自己的抱负。我要用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哪怕付出百倍的努力,也要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1994年4月30日,我不顾公司领导的极力挽留,不顾亲友们的强烈反对,甚至不顾母亲的唾骂,与男友一道,毅然踏上了返乡的列车。几经波折,我选择了生猪养殖这条路。这一走下去,就是十五个春秋。
起初,我们在云湖村租赁了一个猪场,从亲戚家赊来几窝小猪,投入了全部的存款4000元,饲养了100多条猪。
“喂猪,丢下好工作不干来喂猪,只怕连裤都会赊掉了。”母亲一提及我养猪,逢人就是这句气话。
“云湖桥有个大学生,辞掉好工作不干,回家养猪,呃……真的是!”我一时也成了周围村民的热门话题。
的确,从跳出农门捧上“金饭碗”又回到农村当猪倌,谁人能够理解和接受呢?但我坚信伟大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就认定了这一行。
在那些日子里,我和丈夫慢慢摸索,细心观察,把别人闲谈、打牌、看电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养猪上了。第一次养猪就遇到了难题,先是顽固性水样腹泻,后来又是急性脑水肿、胸膜炎,周围的老兽医都束手无策。这批猪怎经得起这般折腾,到出栏时一算账,亏了12000多元。这样一来,麻烦就大了。旁人的冷眼,母亲的唠叨,还有亲朋好友的规劝,就连丈夫的哥哥也来说服我们,念了大学回家养猪做什么,还是再去打工吧!
面对困难,面对压力,我没有退缩。我有一个倔脾气,认准了的事就会坚持干下去。丈夫是我坚强的后盾。一天早上我起来,墙上贴了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看着看着,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处处留心皆学问。”渐渐地,我一改往日潜心书本的学习方式,注意与老兽医、技术员、饲养员的交流。营养保健的朋友、生猪贩运户、猪经纪都是我学习的老师。母猪下仔时,我就干脆搬一床棉被睡在猪栏里,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着它们。
为了挑选质优价廉的仔猪,我跑遍了省内各仔猪集散地,后来又远赴河南、河北……记得2005年去新化采购仔猪,车辆在高速路上发生了三死三伤的严重车祸,我死里逃生。但断了11根肋骨,一根肋骨刺进了肺里,差点把命都搭上了……这些困苦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我的信念,反而坚定了要建立自繁自养猪场的决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掌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专业养猪技术,整合了一条仔猪供给、饲料配送、营养保健、肥猪销售的养殖链。我还练就了一手绝活,给猪打针我用腹腔注射术比当地的兽医更地道。2007年我牵头成立了湘潭县百灵生猪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达到200户。我们为会员提供了产、供、销服务,让周围的养猪户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赢得了农民朋友的交口称赞。2008年,我免费举办了两期畜牧兽医培训班,为养殖户送技术。今年新建的“零排放生态养猪场”,被市、县两级畜牧部门定为省级示范点。我也由一个亏损户发展成为资产上百万元的专业户。
说真的,我爱上了养猪这一行。现在一天听不见猪叫,心里就空荡荡的,别人觉得又脏又臭的猪,在我看起来就憨态可掬,像自己养的宠物。去年,湘潭市妇联选送我参加全国女经纪人培训班,又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我将结合自己学过的外贸知识,成立一家经纪公司,帮助养殖户搭建生产销售的桥梁,为广大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铺就一条康庄大道,来回报各级领导、各位朋友对我的关心和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