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奉献妇女事业 永不言悔
作者:刘小文
发布时间:2009-03-06 15:23:17
青春奉献妇女事业 永不言悔
——祁阳县各界妇女联谊会会员发言材料
我叫陈秋莲,白水镇妇联主席,今天能和姐妹们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深感荣幸。首先谨让我向关心妇女工作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大会的领导和姐妹们表示深深的祝福:祝大家工作顺利、合家安康、心想事成!
承蒙领导的错爱,要我在大会上发个言,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不知从何说起,只好将自己的工作和思想情况如实向大家作个简单汇报,以其同姐妹们共勉。我发言的题目是:青春奉献妇女事业,永不言悔。
1987年3月正值花季的我受组织聘用走上工作岗位。怀着一腔对党和人民深厚的赤子之心步入了妇女事业这一神圣岗位,这一干就是二十二年。当年为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我主动跟着老领导和同事走村串户。在工作中,如饥似渴地向领导、同事和村干部请教,迅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第一手资料。尽管当时自已处在祁阳最偏辟的乡——文明铺狭江乡,条件艰苦不说,光是为妇女同胞维权工作就累得够呛。龙江村的妇女唐玉英被家族捆在了堂屋的大梁上,我一路小跑赶到现场,苦口婆心的劝说,好不容易得到圆满的解决,岩塘冲村的陈满花被老公打的消息又传到了我的耳朵。也许是因为年轻吧,工作起来,总有使不完的劲。只要一遇空闲季节,我便组织全乡妇女干部和群众学文化、学技术,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她们走种养之路,这样,昔日荒废的庭前院后、山坡地里到处都是水果飘香;养鸡场、养猪场一个接一个兴办起来,同时对上级分配的其他工作也出色地完成任务。工作的第一年我被评为县先进妇女工作者。
89年3月怀有身孕的我被调到白水区七里坪乡工作。环境变了,人地生疏了,加之有着身孕,工作起来确有不便,为使自己尽快熟识情况,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走遍了全乡的十六个村,几次冒雨在茶山中、田间小路上滑倒,自己爬起又走,因此在百姓口中多出了一个泥姑娘的故事。同年10月,尽管快要临产了,我硬是挺着大肚子将600多份的报刊发行任务完成才休假。次年,传来了一个这样的消息:县交警大队招考年轻工作人员,揣的是铁饭碗。领导和同事是一个又一个来告诉我,数我们乡,你最有条件报考了,考中的机会也是全区最大的。丈夫获悉后,也劝说,女儿我带,家务事我来做,你全心全意应付招考吧!然而想起妇女同胞那怜怋的眼泪,我毫不忧虑的放弃了那次转行的机会。令人欣慰的是,98年,我以满票当选镇妇联主席。世纪伊始之季,镇领导侧面问我愿不愿意下到办事处担任领导职务。但我一想起,曾连续8年出席县先进妇女工作者,就是头年还出席省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等荣誉和妇女事业对我的肯定,又毅然放弃了!
自从组织把妇联工作交给我那天起,我就全身心地投入,真正做妇女群众的贴心人,想她们之所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围绕党的中心开展工作,始终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人,先进文化教育人,定期组织广大妇女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他们继承和发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自身文明进步,弘杨社会新风尚。近来我镇走出一批又批的女种养能手、女企业家。2002年木梓村妇女王荷花,想办木材加工厂,因资金困难,一直想而未动。我获悉后,了解其情况,帮其到信用社贷款筹资金,向村组租场地,到有关部门办手续,帮她建成直到生产.到目前为止,王荷花的木材加工厂年产值已达80万元,为当地妇女解决就业18人。就这样几年的发展,象这样的厂遍布了全镇各个村,解决了一大批剩余劳动力,为国家创造了不少的税费。
回顾这二十二年的妇女工作,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体制不完善而带来的困惑。在艰苦的工作实践中,我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推动新形势下的妇女运动事业逢勃发展。工作中自己尽心竭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党政领导做一名得力助手,从不图回报,就这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也赢得了省妇联“二等功”、市妇联“三等功”、和县妇联的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二00二年干部竞争上岗,我位居本镇65名在编干部的榜首,就是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的肯定。俗语说得好,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尽管前途曲折,不尽人意,但是,重要的是自己要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的价值。
忆往事,问心无愧,毫不后悔,想未来,工作仍需努力,我将一如既往地在妇联工作这个岗位上扎实工作,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栽培!
(祁阳县妇联 刘小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