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逊巾帼 红颜展佳禾
作者:靖州县妇联
发布时间:2009-02-23 16:04:45
明新萍,女,苗族,1972年7月生,大专文化,干部,中共党员。1992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靖州县佳禾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靖州县第六届政协委员。
2001年,因企业人员较多,效益不好,负担较重,她主动从县农资公司下岗。并自筹资金,自主创业,组建了一家以从事农业生产资料批发经营为主的实体——飞山农资经营部。2006年9月,正式注册成立我县第一家私营(独资)农资企业——靖州县佳禾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八年来的经营过程中,她以信为本,以诚待人,高标准、严要求,以自觉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己任,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谋发展的经营之路。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尽展巾帼不让须眉之风范,企业快速发展。年销售额从2002年的400余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1600万元,不仅占据了靖州县60%以上的农资市场份额,而且,市场稳步向周边县市扩展,成为靖州县农资行业的领头雁。在省内农资行业中,“佳禾”自身品牌效应已初步形成。公司从2003年起,连续六年被评为“怀化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靖州县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分别被县工商局和县质量监督局评为“商品质量管理示范单位”,2007年,被县物价局授予“价格诚信单位”,全县仅六家单位获此荣誉。靖州县佳禾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是靖州县唯一一家被工商执法部门和质量监管部门共同认同的企业。2008年,明新萍本人被政协评为县“优秀政协委员”。
一、自律自强,为企业为社会分忧解难
从下岗到创建公司成为老板,过程的艰难无以言表。但明新萍同志始终是自强不息、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原单位困难时,她主动要求下岗分流,为单位分忧解难。下岗后,不等不靠,自主创业。自己成立公司后,更是主动为政府分忧,尽量安排下岗职工到公司就业,现在公司的所有员工都是下岗职工,而且,公司长年招收有10多名农民工从事公司装卸业务。在公司,她不仅主动为员工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知人善用的她,更是注重员工文化知识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她希望,公司的所有员工都象她一样,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因此,她把自己的公司当作培养人才的平台,尽可能的让所有员工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在佳禾公司现有员工中,几乎每人每年都有到全国各地学习交流的机会。“关爱他人,善待他人”,正是由于她这种博大的胸怀,公司里的所有员工都能迅速成长,整个团队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能激发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力量;佳禾公司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二、自律自责,守法经营,依法纳税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的快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国家惠农政策的具体表现之一,所以它可以说也是政府的窗口行业之一。明新萍同志在八年来的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在靖州农资行业中高树质量大旗,自觉维护农民消费者利益,“卖放心肥、决不赚昧心钱”,这既是她的自律,也是对社会的公开承诺,公司自成立到现在,没有发生过一次因质量问题与农民消费者的矛盾与纠纷,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曾多次得到省、市、县三级工商管理部门的赞誉,并被工商部门树立为农资行业质量、管理示范公司,成为农资行业的一个亮丽的窗口。
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社会责任感强。
作为一名私企老板和政协委员,明新萍同志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身为供销系统下岗职工的她,始终牢记供销人的办社宗旨,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服务“三农”,并将它牢牢贯穿于自己公司的运营活动中。首先,公司固守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原则,自觉保障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决不坑农害农;其次,公司率先开展了配送业务,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方便人民群众;第三,做好农化服务,每年都聘请有关农技人员、专家为农民授课、解难、指导农业生产,农民在生产过程当中,碰到一些疑难问题不易处理,也及时帮助解决,而不是抱着不是公司产品造成的质量问题就不负责任的态度。总是积极主动而且是无偿提供服务。如2008年9、10月份,绥宁寨市杨再立、周大中等农户的果园出现大面积严重落果现象,损失惨重。原本公司也可以不处理此事,不是公司责任,但明新萍知道后,不顾路途较远,不方便,先后三次派公司相关人员、厂家技术人员、县农业局有关专家赶到现场,反复调查,分析原因,终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帮农民解决了大问题,避免了将来几年更大的损失,让果农们非常感动。在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上,她把维护农资行业经营秩序、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己任,积极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工作,净化靖州农资经营环境,作为县政协委员,她积极参政议政,以提案的方式倡导建设靖州农资专业市场、提高靖州农资行业乃至整个商贸流通规模,围绕靖州“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目标,为该县经济整体提升积极献计献策。
明新萍同志不仅社会责任感强,同时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扶贫帮困,对弱势群体积极呼吁社会关注及支持。如:5.12汶川地震,她分几次捐款捐物达数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