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镇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
      发布时间:2009-02-23 11:35:08

 


凝聚全镇力量,关爱留守儿童
——张家界市慈利县杉木桥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简介
 
张家界市慈利县杉木桥镇辖2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28596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9900人,占总人口的34.5%。全镇有未成年人48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1143,23.8%。近五年来,该镇始终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方构筑爱心家园,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拓宽组织网络
早在2003年,该镇就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镇长担任关工委主任,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五老”共20余人分别担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委员,并特别聘请了已退休的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卓志厚主持日常工作。近五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为镇关工委安排了办公场地,配备了办公设施,提供了经费保障,并指导制定了《关工委工作制度》、《关工委委员分工职责》、《关工委教育基金管理办法》,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关工委工作例会制度,工作上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现在,29个村(居)委会都成立了以村干部和“五老”组成的村一级关协,全镇关工委(关协)成员总数已达到132人,其中“五老”成员80人,实现了全镇组织网络全覆盖,做到了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尖角村留守学生邓中华家庭困难,不想上学,关协负责人鲁方军多次到他家走访,自己掏腰包将该生接进学校。龙潭村留守学生寇宣亮寄住在亲戚家,经常逃学、打架,还跑到街上上网,村关协负责人柴从勇知道后,就“盯”上该生。每天上学送、放学接,别人还以为是他自己的孩子。
二、      合社会资源,营造关爱氛围。
镇党委政府将留守孩子的入学情况纳入了“两基”巩固工作考核范畴,纳入了学校的教育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各学校都建立了留守孩子动态管理牌和信息管理档案,并报镇关工委备案。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初步建立了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村组干部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镇关工委利用广播、网络等渠道广泛招募“爱心家庭”、“五老”志愿者与留守孩子结对。2007年以来,镇关工委共组织了158个“爱心家庭”,聘请了369名“代理家长”和65名“爱心妈妈”,级成了560名“结对”志愿者,涌现出了柴方龙、吴海银、邓佳林等一批优秀典型。赵家铺村主任柴方龙,当起了该村留守孩子们的“代理家长”。每到开学时,他都要分别到各小学、中学为孩子们报名、交费,期末再与学校结清孩子们的帐目,年底再与家长们核帐。他先后管理了25户留守家庭的存款,共照看了85名留守孩子,现在家里还长年寄住着5个上小学的孩子。
三、      注重学校教育,抓住爱心载体。
学校是教育、关爱孩子的主阵地。近五年来,该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进行学校硬件建设,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先后制定了《教育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和《优秀教育者考评奖励办法》,激励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关爱留守学生。全镇各个学校主要采取了八项措施发挥爱心载体的作用:一是建立留守学生动态档案,随时掌握留守学生变动情况;二是建立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或“代理家长”一月一次的联系制度,以电话或召开家长会的方式沟通学生在校和离校后表现,共商教育方法;三是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以“关爱我班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班会等,建立学生之间相互关爱的良好氛围;四是在校园广播开辟“留守学生生日点歌台”,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温暖;五是开办家长函授学校,每期2次为家长或“代理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六是开办假日学校、图书室、辅导室,解决好寒暑假和周末留守学生的管理问题。学校采取的这些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      募集爱心资金,开展扶贫奖优。
20049月,镇党委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镇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在全镇广泛介导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对农村义务教育捐资助学。随后镇关工委出台了《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办法》、《考取重点大学和重点中学奖励办法》。全镇定期在每年821日举办高考、中考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对考入重点大学和县一中学生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几年来,全镇共筹集资金17.5万元,资助了680名贫困学生,奖励了91名优秀学生。主持镇关工委工作的70多岁的卓志厚同志,常年不辞辛苦地为孩子们奔走,一人就募集资金28000元。原毕业于杉木桥中学,现在上海文莱中学任教的上海市劳模柴本胜,为了报效家乡,每年都捐款6000元。
 
(张家界市妇联供稿)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