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与日剧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暑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
冷水滩区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常年父母不在家的孩子树立信心,学会独立、自强,让孩子们在孤单的黑夜里不再害怕,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不断向上,勤奋进取,学会独立,正视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一、农家书屋成了留守儿童的度假“天堂”
冷水滩区312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每个村书屋内藏书都在1000册以上,内容包括了科技类、文化类、少儿类、信息类等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的藏书,深受广大农民和留守儿童的欢迎。农家书屋成为暑期留守儿童的欢度长假的“天堂”。
冷水滩区蔡市镇太洲村的农家书屋就是一个缩影,三五成群的留守儿童因父母在外打工,没人陪,便把书屋当成欢度暑假的天堂,在里面津津有味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汲取精神食粮。
暑假以来,冷水滩区各乡镇的农家书屋里都对留守儿童全天开放,因此,经常可在各村的农家书屋里看到,有不少留守儿童正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看书。在太洲村的农家书屋里,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整个书屋洋溢着浓厚的读书氛围。太洲村村支书谢淑娥说道,以前放假,总是小孩子没事干,现在他们可以在这里面看书,就不会担心他下河游泳,或上山爬树,发生安全事故了,老人家也就放心了。农家书屋的负责人表示,自从村里有了农家书屋,不仅村民们有不懂的病虫防治知识可以到这里来查翻书籍,小孩子放假了,都可以到这里来看书,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有书陪孩子们过暑假,他们就可以安心地在外面赚钱了。
二、“心理成长夏令营”来到留守儿童家门口
8月20日-22日,在冷水滩区牛角坝镇麦子园村,永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协会的志愿者们将“夏令营”搬到了困境及留守儿童身边。赶在开学前,志愿者们通过游戏与孩子们互动,聆听心声,疏导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迎接新学期。
志愿者们通过自制规则、画自画像、学非洲鼓、滚雪球等丰富多彩的益智游戏,帮助困境及留守儿童树立规则意识,认识自我,学会表达与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夏令营中,志愿者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行为举止与心理变化,在游戏互动中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态与家庭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问题疏导。“活动主要是针对困境和留守儿童。我们想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有个快乐暑假,增长知识,同时我们志愿者在心理上也给予他们温暖与关爱。”心理健康协会会长林静介绍道。
本次活动,全村共有22名困境及留守儿童参加,活动为期3天。“我们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是个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尽管我们村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能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这个心理成长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为孩子们不仅带来了乐趣还带来了专业的心理辅导。”麦子园村村妇联主席叶美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