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能降三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我们取它的全草,在清明节前后采摘最好,价值最高。”近日,桂阳县浩塘镇农民肖守芳正在微信上进行授课,因右手残疾,她只能靠着灵活的左手输入内容,认真的模样分外美丽。肖守芳创有一个微信群——农业俱乐部,里面大多都是残疾人和贫困户。从2016年开始,不管在何处,不论有多忙,肖守芳每周一和周五的早上8点都会在群里讲解关于农业种植技术、农产品粗加工、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内容。课后,针对群员提出的问题她都会一一耐心给予解答,她还给她的课程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农业大讲堂”。
谈及创建“微信讲堂”的原因,她笑言自己本身就是残疾人,更了解先天不足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创业之初的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到转向如今中药养生食材基地的扩展,肖守芳自费20余万元先后到济南、长沙、江苏、清华大学等地学习最新、最好、最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知识。面对这些身体有缺陷、生活困难的亲人们,她更希望做知识的“传递者”,通过自己传播的内容让残疾人、贫困户转变观念、了解农业技术从而自我造血真正脱贫。
“现在微信的影响力大、涉及面广,我就想着微信讲课的方式,是不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肖守芳说。虽然现在,肖守芳每次上课前都会有一大批“铁粉”早早地等候在手机前。但其实创建之初,她的“微信讲堂”却并不被人们所接受。大家从心底里不相信,弃医从农的肖守芳真正了解农业技术,更不相信世界上会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吸引更多的残疾人、贫困户加入进来,肖守芳不断地走访联系残疾人和贫困户,尝试着和他们沟通做思想工作,甚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为残疾人和贫困户免费发放红薯苗,并承诺只要按照她的授课内容去做,来年一定有收成!至今,肖守芳已经免费发放了40万株红薯苗,帮助浩塘、飞仙、方元等乡镇的500余人脱贫致富。
经过口口相传,如今肖守芳的“农业俱乐部”已经发展成为500个人的大群,她的“农业大讲堂”也成了实实在在的一项惠民工程。通过她的课程,群里面的残疾人、贫困户都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有的种辣椒,有的种猕猴桃,还有的种起了药材。思想上有了新认识,生活上有了新风貌,贫困户们人均年增收2000至15000元。
“接下来,我还会创建第二个‘微信讲堂’,第三个‘微信讲堂’,只要对他们有帮助,我就会一直做下去!”肖守芳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