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明:巾帼不让须眉 菜园里的扶贫“女汉子”
作者:醴陵市妇联   来源:醴陵市妇联   发布时间:2017-12-26 15:13:07

源于一份对土地的珍爱,她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拥有近40台现代农机的合作社女掌柜;然后又流转土地2000亩,成为国家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的负责人;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了带动一方乡邻致富奔小康的农业科技带头人,当地精准脱贫的领头羊。

一、千里之行,始于农机

黄建明结缘现代农业生产,源于一个农民对土地最质朴的珍爱之情。因为她所在的乡镇工业经济发达,很多农民都洗脚上岸务工。看着曾经稻浪飘香的沃野大面积出现季节性抛荒,黄建明心痛不已。因为丈夫是拖拉机手,夫妇俩一合计,拿出全部积蓄还借遍了亲朋好友,买回了几台农机,开始走农机服务之路。从2007年到2010年,黄建明不仅学会了农机操作,把自家承包的70亩土地管理得井井有条,还将乡邻抛荒的田地全部种上了水稻,把村上偏远荒僻的地方重新复垦成耕地。与此同时,她还为全市众多农友提供农机服务。

几年的农机耕作,让黄建明尝到了机械化种田的甜头。2010年,浦缘农机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因为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示范,不少农友也带着自己的机械设备加入到了浦缘农机合作社,共同走上了农机服务的致富路。

因为黄建明朴实、能干,具有科技兴农的意识,隆平高科下属的一家实体公司负责人“相中”了她。2010年,公司与黄建明签订合同,投资100万,并免费提供农业新品种,探索一条“社企合作”共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就这样,一个原来只料理70亩水稻的农村妇女,变成了千亩油菜、蔬菜和水稻基地的负责人。

管理一个两千余亩的大基地,光勤奋是远远不够。施肥、治虫、田间管理、收割时间的安排都需要科学统筹。由于面积过大,管理经验不足,当年,水稻治虫错过了黄金时间,油菜收割开镰过早,投资人的100万,年终结算时变成了73万!但是困难没有压倒这个小女人,更激发了她向科技要效益的意识,2011年黄建明积极与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职能部门对接,通过创业学习提升自身科技素质,通过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基地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通过育、种新品种,运用先进的耕作技术,强化田间管理,基地的效益提升了!当年扭亏为盈,获利40万。而她那依托农业机械合作社构建的现代农业基地也逐步走向成熟,油菜基地成为农业部中南五省农机现场会的示范点。2012年,该社的油菜基地成为湖南农业大学“春云高科”新品种科技推广示范点。

二、大胆创新、做大做强

随着经验的积累,2012年,黄建明挑选了土地280亩,建起了浦缘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了“绿色无公害产地认证”。因为绿色有机,该基地生产的“浦绿”牌果蔬已经成为了酒店、餐馆学校、机关食堂的抢手货,常常供不应求,面对这一情况,她采取“五统一”模式和订单生产,引导周边农户标准化管理,然后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合作模式扩大农产品的产量和销量。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种植热情,使很多农户因为管理精细,年均纯收入达7万多元。

黄建明带领合作社艰苦奋斗、大胆创新,科学地规划、制定合作社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将种植、销售整合起来,经过近3年时间的发展与壮大,合作社已成为本地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随着农业产业化基地的不断扩张,如今,她已经荣升为浦缘种植合作社的社长。该合作社下辖四个合作社,分别是油菜、水稻、蔬菜三个种植合作社以及浦缘农机合作社。现在,依托浦缘种植合作社,38台农机奔驰在醴陵的广阔原野;每年80万的土地流转金成为众多农户的固定红利;近500万的产值是昔日抛荒地结出的丰硕成果;打工、合作,解决了130多个农民的就业,同时调出了1000多户农户开辟其他致富之道,间接产生社会效益3000多万元以上。不仅如此,通过学习,黄建明还领着合作社投资了300多万元,建好了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厂,仓库烘干加工大米米厂;油菜籽榨油,并注册了商标;菜蔬则在研制成盐果子……因为对土地的珍爱,黄建明硬是把2000亩田地变成了大家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短短数年时间,她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到成为一家拥有40多台现代农机的合作社女掌柜;再到流转土地2000多亩,打造绿色农业农场,带动周边1300余名农民共同致富,成为了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女老板,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湖南省优秀种粮大户,《湖南农业》学刊用示范户,株洲市优秀种粮大户和醴陵市三八红旗手、优秀种粮大户。到目前为止,合作社总投资200万元,购置大型耕田机、高速插秧机、谷物烘干机等农机40台套,简易粮食储藏仓库存2座,库容 1500吨,大型烘干设备3台,新建办公大楼1栋。以每亩300元的价格,与东方、仙石、三铺等村农民签订合同流转耕地2000多亩,流转期限20年。添置大棚230座,年生产稻谷1500吨,蔬菜200吨,安排农村富余劳力130名。与他人合作投资30万元,在株洲市天元区创办了一个营业面积80平方米的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直销商场。

在她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1300余名农民就地就业,年人均增收2800元以上;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建成了小有名气的粮、棉、油、菜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产示范基地,基地已通过绿色生产基地认定,蔬菜产品也通过了绿色认证。

2013年,黄建明被全国妇联等部门单位联合授予“三八红旗手”、“国家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和“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2013-2016年合作社获评湖南省为民办实事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醴陵市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被授予“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蔬菜)产业园省级示范园”、“株洲市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株洲市民生100蔬菜提质增效建设项目”、“株洲市农产品质量管理示范基地”、“醴陵市产业扶贫五星级企业”。

四、不忘乡亲、助力脱贫

发展壮大的合作社十分重视乡亲的脱贫攻坚事业,目前合作社吸纳建档贫困户16户,安排贫困户就业20人,举办培训班70人次,流转土地1880亩,其中贫困户土地流转30亩。为16户贫困户办理了小额贷款入股协议,每户入股资金5万元,承诺年分红4000元/户。

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早春蔬菜-水稻-冬闲蔬菜”,大力推行早春黄瓜、西甜瓜、辣椒设施育苗新技术,找准扶贫产业突破口。利用稻草铺垫、电热加温、大棚保温的技术提高菜苗出苗率和成活率。推广早春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技术规程、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科学用肥,合理用药,实现“六统一”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无公害技术到位率100%。合理安排茬口与品种选择。选择较耐低温弱光的瓜类、茄果类早春蔬菜品种,耐抽薹、品质好的冬季蔬菜品种,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期合理安排茬口,确保周年生产。提供就业岗位,拓宽脱贫渠道。近年来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带动周边就业农户1300户,新增就业人员130人。通过长期工、合同工等形式可为100多户贫困户安排就业,为勤劳致富者开辟了一条脱贫的绿色通道。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作社针对性地将贫苦户土地上种出的粮食又无偿赠送,直接解决其温饱问题。做好技术脱贫不返贫,开展农业技术人员进社入户驻点指导服务工程,承担蔬菜、水稻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培训提高生产人员尤其贫困户的科学种植技术水平,做到脱贫不返贫。

五、怀揣梦想、展翅翱翔

说到未来,黄建明满怀豪情和憧憬。她说,未来几年,合作社的发展目标是:再流转土地500亩,打造一个高科技的、现代化的集农产品种植、观赏、采收、深加工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综合基地,通过对土地的“深耕”,提升附加值,实现效益最大化,让合作社的每一寸土地都变成名副其实的“金土地”,让更多的乡亲从田地里尝足甜头!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