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李璇,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是一名“80”后,她还有一个名字叫“军嫂”。
2009年,经人介绍与在衡阳军营中的他相识。2010年带着对军营的向往和对军人的信任,他们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李璇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嫂。
婚后没多久,丈夫就回到了部队,而李璇一个人在长沙工作,为了支持丈夫安心在部队服役,无家庭的后顾之忧,不管丈夫在什么工作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她一个人默默承担家庭的全部负担,从而使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各项工作之中。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还利用休假的机会,到部队看望慰问官兵,为官兵带去军嫂的祝福,使得部队官兵加深了把驻地当作第二故乡的感情。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青春在忙碌中流走,自由在束缚中逝去,时间长了,她的心里有了些许的不安,嫁给了他,自己的身边却没有丈夫的陪伴,每天自己一个人,白天还好可以跟同事们一起,可是下班回到家陪伴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家里空荡荡的,因为丈夫在部队,每天通话的时间也是有限制,所以她每天只能到点了就期待着丈夫的电话,只要是电话通了,两人相互倾诉相思之苦谁都不说挂电话说再见,只想多听听对方的声音多聊一句;有时她觉得累的时候,需要有人分担的时候,又是那么的期待着丈夫的回家,自己生病时,身边连个倒水的人都没,也不会告诉他自己生病,怕丈夫担心,怕影响丈夫的工作,曾多少次偷偷的流泪,却又不敢告诉他,每次的电话都是笑着说:“你放心,我很好啊”,为了让丈夫安心的工作,所有的一切她都无怨无悔,因为她知道自己选择了军人,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生活中的琐事、工作中的困难、生活中的坎坷慢慢的也磨炼着她,使她走向坚强。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丈夫调回了株洲,长沙、株洲两个城市近了,但是两人也只能是周末她去到株洲小聚下,这样的小聚,对她来说已经很好很知足。2014年8月,李璇随军了,工作也安排在株洲,工作中,她敬岗爱业,脚踏实地,谦虚有礼,工作出色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肯定和认可。生活中她尊老爱幼、团结友爱,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015年年初李璇怀孕了,丈夫的工作任务又重,每天都会加班有时还出差几天,因为家里的大人有工作没办法过来株洲照顾,整个孕期她几乎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克服妊娠反应还坚持上班,曾有两次因为低血糖差点发生意外,最严重的一次是怀孕8个多月了,早上在上班的路上突然两眼发黑,双腿发软无法站立,浑身冒冷汗,直接就蹲路边地上了,打丈夫电话却没有接,一时之间她急哭了,过了几分钟人就缓过来好点了,丈夫打来了电话说刚在开紧急会议所以没办法接电话问怎么了,这时她也没有如实说几份钟前发生的事,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今天人有点不舒服,想在家休息下”。在这个比较脆弱的特殊时期,尽管很需要丈夫在身边的关心与照顾,但他是军人,他有神圣的职责!她理解他支持他没有丝毫怨言。很少有人知道军嫂这个词里面包含着多少孤寂,多少辛酸,恐怕也只有军嫂本人才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做女人难,做军人的妻子更难。刚结婚的时候,她对军嫂的涵义理解还不深,只是觉得军嫂很光荣。在婚后的日子里,才真正体验到,军嫂光荣是因为责任重,军嫂光荣是因为奉献多,军嫂光荣是因为牺牲大。她珍视这份光荣,为自己是一名军人的妻子而自豪。
与丈夫携手并肩八个年头,李璇渐渐品味到生活的真谛,理解是爱的基础,奉献使爱升华。他们因爱走在一起,因为理解相爱至深,因为奉献使生活充实快乐。他们的心却始终交融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事业中比翼双飞!
现代人追求精神生活,现代军人不仅需要妻子生活上的体贴照顾,更需要与妻子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共振,爱一个军人就应该热爱他的事业,支持他的事业,爱一个军人,就应该融入他的精神世界,为他筑起平安温馨的家园。理解丈夫的精神空间,帮助丈夫增长才干,是自己作为一名军嫂的一份责任。在丈夫的带动下,李璇也不甘落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积极分子,正向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努力着。她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家人,感谢同事,感恩社会,默默奉献,播撒爱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