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的新变化——蓝山县特殊教育学校走访记实
作者:蓝山县妇联 梁利 梁艳      发布时间:2016-05-10 08:32:40

   同样年龄的孩子,接受的是不一样的教育,因为他们是存在着生理缺陷的一个群体;同样的教学内容,老师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因为他们是特校的老师;同样是学生的家长,别人只要接送小孩,而他们,必须全天候守候在学校里,没办法,因为他们的孩子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被人打了不会说,上厕所也分不清男女……

    5月9日上午10:00时,天下着毛毛细雨,空中弥漫着阴湿的成分,虽是夏天,迎面而来的风不禁让人打了个寒颤。笔者骑自行车勿勿往蓝山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校)赶。特校龙干冬校长本要外出学习,通了电话后他特地留了下来。

    据了解,蓝山县特校位于该县创业大道旁,是一座近年才成立的新学校,校址位于三蓝学校校园内,位置偏辟,很少有人知道。

一座新兴的公办学校

    “我校正式独立是2015年秋季,2014年秋季开始招生。”刚到特校,龙干冬校长就热情地向笔者介绍起学校的历史:

    2010年,国家专项资金下拨到县一级;2011年蓝山县开始征地;2012年开始兴建蓝山特校;2014年秋季,蓝山特校开始招生;2015年9月,蓝山特校正式独立,是一座九年制学校,隶属于蓝山县教育局,接受县残联的业务指导。

    据了解,目前蓝山县特校共有在校学生50名,其中43名为寄宿制学生,7名为中餐制学生;在职老师6名,其中3名为特殊教育专业老师,包括龙校长在内的3人为其它学校调剂的老师;蓝山特校的开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心,教育局、残联、民政局、妇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爱心人士先后为特校捐款捐物。

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

    “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有的听话,有的自闭、听不进,有的就特别好动、很任性,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别的孩子你叫他不要动,他就不会动,而这里的孩子虽然心里也不想动,但他们会强迫自己乱动。”实习老师侯彩云说:“我们对于表现好的孩子要立刻表扬,对于表现差的行为一定要立刻进行惩罚,他们的认识特点是接受得慢、忘记得快,及时的奖惩有助于孩子正确行为习惯的养成”。

    除了这些课程外,侯老师还要带领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做游戏,帮助他们恢复各个方面的机能,而且每一个游戏都要不同,因为孩子们很容易产生焦躁情绪。20岁的侯彩云和钟银、欧阳晓琴就读于湖南省浏阳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在学校里他们系统接受了行为校正、康复训练、数教法、语教法、特殊心理学、盲语、盲文等专业训练。据了解,目前湖南省仅浏阳师范有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而特校已基本上每个县都成立了,特教专业教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在校办,笔者拿到了一张该校的课程安排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与美工、唱游与律动、精细动作、生活常识、心理健康、运动与保健、生活自理……

    “这里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相对其它学校来说要简单点,但作为这里的老师,教学的过程相对来说去要难得多,而且教学孩子们来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该校老师成晓娟对笔者说,“除了正常的语数等课程,老师们还要为学生上心理辅导课,肢体恢复课,感知提升等课,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一个迷茫的社会群体

    走进紧闭的特校大门,正是课间休息时间,孩子们三三两两在玩着游戏。走廊里坐着的几个大人吸引了我的眼球,一问才知是来陪读的家长,于是,我们的攀谈开始了!

    “在这里读了一年,学会了两个简单的字”,彭小燕女士说,“我不守在这里怎么办?我家雷强被别人打他又不会讲,上厕所也要妈妈带着去……”

    37岁的彭小燕是蓝山县塔峰街道办事处复政村的儿媳,育有两个小孩。小儿子雷强今年7岁,犯有严重的自闭症,不与人沟通,不会讲话。开始以为是讲话讲得迟,直到三、四岁了还不开口。去长沙训练了两年后,实在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于2015年转到蓝山特校。

    虽然家里还有一大堆事要去做,但彭小燕不得不耐心地陪在这里,不分寒暑,不论春夏,对于未来,彭小燕感到很迷茫,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无独有偶,32岁的雷秀娟女士是塔峰街道办水口村的媳妇,他的孩子彭财税7岁了,3岁多时发现有自闭症,在省儿童医院8000至10000一次的治疗费用令她不得不放弃,忍痛把儿子转入特校训练。

    “我家锐锐不在学校里吃饭,我必须每天带他回家吃饭,他每餐必须吃汤淘饭,他不吃外面的饭”,唐秀娟女士说,“在特校,锐锐进步很大,现在守规矩了,坐得住了!”

    当谈到对政府或社会有什么希望时,唐秀娟女士说,希望政府和社会加大对特校的支持力度,最好是能让这里的学生受到一对一的康复训练,这样成功的机率要大一些。

    后 记: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地成长?谁不想自己的孩子挺起腰杆做人?谁不希望自己老了以后享享儿女的福?然而,就有这样一群父母不幸摊上了这样的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摊上了,他们没有放弃!他们正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得到公平的生活。也许,他们要为了这样的承诺辛苦一辈子,但他们无怨无悔!

    据校方的统计数据,因学校条件有限,目前还有100余名登记在册的孩子无法接受入校。但笔者估计,一定还有一些情况没有摸上来。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虽然我们的政府行动起来了,但特教事业还有漫漫长路要走,还有很多可怜的家庭期待着援助之手。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