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 服务基层
      发布时间:2011-10-31 10:15:27

 

江菊英,女,1949年9月生,中共党员、助理经济师。现任武陵区城西街道光明巷社区党总支书记、武陵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常委。历任省第九届、区第八至十届党代会代表;区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市第四届、区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常委)。

江菊英同志自1972年从事街道社区工作以来,以其执着的追求,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任劳任怨,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不断进取,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与赞誉:所在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集体荣誉190多项;2008年11月被市妇联、市人事局授予“市‘三八’红旗集体”。她个人获得各级各类荣誉50多项,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省“市民满意社区居委会主任”;2003年9月被中组部、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其事迹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网站上报道。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党建工作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基层执政的基础,是党的政策、方针在城市基层的落脚点。因此,江菊英同志十分注重发挥党组织在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1、适应新的形势,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针对近年来大量改制企业党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纳入社区管理,心理失衡,情绪大的状况,江菊英同志动员有经验、有热心的原企业党员负责人一道到企转党员家中促膝谈心,化解思想矛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88名企转党员找到“回家”的感觉。并适时成立党支部,让他们过上规范的组织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感。该社区共有党员109员,下设4个党支部。多年来,江菊英同志在全体党员中通过开展“两为”(为党争先、为民服务)、“五个一”(提一条好建议、做一件好事、培养一名建党积极分子、帮助一名“两劳”回归人员、为一个五保户或困难户帮助解决困难)和争做优秀党员志愿者、组织红色旅游、召开退伍军人党员座谈会、“和谐光明”党员恳谈会等各种活动,以此增强全体党员的责任感。

3、运用党员特长,发挥党员示范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江菊英同志在社区挑选有特长的党员开展各种类型的党员示范岗活动,成效显著。如市老年病医院党员示范岗,每年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和送药品;育英小学党员示范岗义务接送学生过马路;便民党员示范岗免费为居民修理自行车和小电器,等等。共产党员、退休职工高银堂,人老心红,无私奉献。主动协助社区管理各项工作,志愿无偿服务社区居民,被评为武陵区十佳志愿者。

二、围绕中心拓宽领域,狠抓经济工作

多年来,江菊英同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利用本社区的资源优势,努力拓宽工作领域,不断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1、艰苦创业抓硬件。阵地是社区工作的平台和载体。为了改善办公条件,江菊英同志1978年上任伊始,从东拼西凑借来的2000元钱购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用几根烙铁给客户压塑料袋子开始艰苦创业,日积月累再创业。先后创办14家企业和商店,不仅先后安置400多名待业青年就业,也使原来一穷二白的居委会集体资产不断壮大。至2004年,自筹资金12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高五层,面积1100多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大楼。目前,该社区拥有两幢、面积达18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固定资产已达3500万元。办公条件的改善,不仅极大的满足了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也大大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

2、门类齐全建网络。多年来,江菊英同志带领社区“一班人”先后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社区服务网络:联合社区单位组建各类社区服务专职队8支、义务服务队6支,社区服务工作者和志愿者达数百人。开设了社区幼儿园、商业超市、餐饮娱乐、美容美发、自行车行、书画培训等24个服务网点,不仅先后解决了180多名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也为社区经济带来了经济效益。

3、服务品牌创特色。辖区内的育英小学生源分布广,不少学生家长忙于事业无法顾及孩子的中餐和午休。为此,该社区及时开办了“学生餐桌系列”服务,每天中午接送学生,安排食宿。1999年开办至今,共设有餐桌70多个,床铺100多个,累计接待小学生5000多名,从而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两年被评为常德市“优秀服务品牌”。

三、牢记宗旨全心全意,狠抓服务工作

多年来,江菊英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做好社区各项服务工作,主动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赢得了居民的普遍赞誉。

1、她是社区居民的“好管家”。以前,社区居民买菜要穿过几条街道,由于车流量大,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为此,在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后,就近办起了菜市场,居民们啧啧称赞。6组居民长期以来没有厕所,生活极不方便,她多方筹资修建了一座高标准水冲式厕所,居民们十分感激。辖区内如有路不平、水不畅、灯不亮、卫生死角等现象,只要一经发现,她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并协助尽快解决。

2、她是困难居民家庭的“家长”。根据中央“应保尽保”的精神,社区为106户、235名困难居民家庭办理了低保手续。平时,对特别困难的居民家庭,她积极组织驻片单位及私营业主开展结对募捐送温暖活动。14组低保户熊春珍身患尿毒症后,她积极向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还发动社区单位为其募捐近2000元。40多岁的先天残疾居民梁德建,10多年前从外地迁来社区时家境一贫如洗,与7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江菊英同志先是发动居民为他家捐助衣被150余件(床),再是安排他当清扫员,然后为他家向民政部门争取救济款,基本生活有保障后,又牵线搭桥为他找了一名残疾女青年为伴,还帮助他家办起了单车修理店。居民们说:“江主任对梁家,不是家长胜似家长。如果不是江主任,梁家是无法生存的。”

3、她是失足青年的“母亲”。一直以来,江菊英同志对待失足青年从不歧视。总是以伟大的母爱,关心、教育、感化他们。14组张某,曾因抢劫被判刑。张入狱后对前途悲观失望。有一年春节给她写了一封长信,倾诉心中的苦闷。她第二天就带上书籍和食品陪同张母一道去探狱,鼓励他好好改造。张深受感动,痛改前非。由于积极改造,被提前释放。回家后,她又为他办理个体工商执照和免税手续,支持他自食其力办起了小商店。如今,张不仅找准了自己的人生坐标,还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4、她是孤寡老人们的“女儿”。该社区有7名孤老。平时,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经常为他(她)们洗头梳头,送汤送药,逢年过节上门慰问,体贴入微。孤老去世,均由她亲自主持操办丧事。前些年的大年初一,孤老聂炳昆去世后,从为老人买、装寿衣;买、烧香烛纸钱;到设灵堂、守灵,一应事务,均由社区工作人员去做。市民们欢欢喜喜过大年,她们却无怨无悔的从初一守灵到初三。时至今日,不少婆婆佬佬还感慨地说:“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

四、切实加强综合治理,狠抓治安工作

该社区地处城区繁华闹市,治安形势复杂。过去这里一度是城区的治安重点区,综治任务十分繁重。为此,江菊英同志按照市、区有关部门的要求,凝聚社区合力,强化社区治安防控,成效显著:连续19年实现了“三无三增强”(无刑事案件,无干群违法犯罪,无黄赌毒现象;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正义感增强。)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安全文明社区”、“无毒社区”、“综合治理红旗单位”,综合治理工作成为全省的典范。这些年来,全省各地来该社区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1、高起点组建防控体系。一是成立了以社区负责人、社区民警和驻片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责任制,开展警民共建。二是以社区居民小组,驻片单位划分治安防控责任区,强化目标责任。三是坚持月例会,季度分析研究,年终检查评比制度和落实治安防范每月一次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

2、高水平发动群众联防。一是按照“一中心五网络”和“186”防控工作的要求,聘任了32名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及居民群众担任居民小组长、信息员,及时掌握治安信息,预防各类案件发生。二是挑选72名有责任心的居民担任楼栋长、联防长和门店长开展联防活动。三是建议和督促驻片单位将原来的老年门卫换成保安经警,在院内进行24小时巡逻。

3、高质量开展夜间巡防。该社区从1991年开始,组织驻片单位开展夜间巡逻。近20年,每晚3人,风雨无阻,从未间断。据统计,巡逻队共抓获种类违法犯罪人员130名,追回赃款赃物合计11万元,预防各类刑事案件230起,为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协助追捕违法犯罪分子3名,调处和预防矛盾纠纷13起,为居民群众做好事50多件。2003年巡逻队在巡逻时抓获了杀人后准备抛尸灭迹的犯罪嫌疑人刘仁寿,及时破获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受到市、区政法部门的表彰。

此外,江菊英同志面临社区100多项具体而繁重的工作任务,总是以“弹钢琴”的方法,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使无论是城市创建、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群众文化、还是关协、科普、残联、社区统战等等各方面的社会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均被评为全省或市、区先进。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