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市妇联副主席曾丽和宣传部部长黄建敏、办公室干部杨凯龙和宁乡县妇联主席黎卫华等一行来到宁乡县大屯营乡韶光村,走访慰问宁乡县首届道德模范孙林午,并为她84岁行动不便的的婆婆送去轮椅。
今年46岁的孙林午30年前与花明楼镇双江村的喜结连理,育有一儿一女。陶建明经营一家理发店,孙林午在家操持家务,日子过得简单而又幸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丈夫陶建明突然中风,卧床不起。丈夫病后的几年时间,由于操劳过度,公婆也撒手而去。两个孩子嗷嗷待哺,瘫痪在床的丈夫需要照顾,孙林午里里外外都要操心,还要没日没夜地挣钱,但家里还是缺吃少穿,日子过得异常艰难。看到孙林午日子过得紧巴,好心人看不下去了。纷纷劝她别太死心眼了,趁年轻漂亮,赶紧离婚另找他人嫁了算了,也好丢掉陶建明这个大包袱。但孙林午觉得,尽管日子过得苦,到底还是一家人,“即使再嫁,我也要带着丈夫才肯嫁!他病了,我不能丢下他不管!”孙林午执著地告诉所有人。“我出生在农村,父母常常教育我,要懂得感恩,要重情重义,担当起责任......;情义;二字是人生的立足之本。我不管他的话,他只有死路一条。将来即使会给我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我心里踏实,我愿意。”勤劳善良的孙林午打动了很多人,也走进了一个男人的心里,他就是大屯营乡韶光村村民汤洞山。由于家贫,一直没有找到对象。 “她带着前夫出嫁,我也愿意!我会像照顾哥哥一样照顾好她的前夫。”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孙林午被这个重情重义的男人打动了。2005年,孙林午与陶建明离了婚,随后,汤洞山迎娶了带着前夫和一对儿女的孙林午。前夫陶建明卧床不起,她和丈夫汤洞山一起,端茶送水,送饭送菜,为其擦洗身子,端屎接尿,从没叫过一天苦,喊过一天累。在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原本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陶建明奇迹般好起来了,现在,他还能扶着椅子,走上几十米了。面对这一切,孙林午欣慰地笑了。可是她没有笑多久,一个意外的事故又再次打碎了孙林午心中的美梦。2006年12月的一天,汤洞山不幸被摩托车撞伤,经过医院抢救才得以保住性命。但他的脾脏均被切除,全身无力,永远失去了劳动能力。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大男人均失去了劳动能力,婆婆年纪渐长,干不了重体力活,一家人要吃、穿、用,家里又没有来钱的门路,孙林午只好到一家工厂做车工,每月挣上几百元补贴家用。
谈及未来,孙林午没有说太多。“我会一直负责下去的,只要前夫和丈夫在世一天,我就会照顾好他们一天。夫妻是一种缘分,即使夫妻关系解除了,这种缘分也仍然存在。前夫的遭遇不是他本人的过错,既然我们曾经牵过手,我的良心告诉我,我就有义务和责任为他分担。而丈夫,更不容易。有这样宽广胸怀的男人,是我的福分。”听着孙林午一句句朴实而感人的话语,在场的市、县妇联的同志们无不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