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青春在基层,当好“五员”为百姓
      发布时间:2010-10-15 08:44:41

李萍,女,24岁,汉族,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会计学专业,同年被省委组织部选聘为第二批“大学生村官”,现担任北湖区市郊乡海泉村村主任助理。任职一年来,踏实工作,锐意进取,联系实际、注重创新,逐渐由一名不懂农村工作方法,不谙风土人情,不知农情民意的大学生锻炼成长为一名说农话,干农活,办农事的农村基层干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赢得了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当好政策理论宣传员

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放在首位。初到海泉村不久就走遍了村内10个村民小组,走访了村上28名老干部、老党员。利用各种途径,完善了村办公室的基础设施,为党员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她虚心向村民请教,主动与村民交流,架起了与村民间沟通的桥梁。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海泉村的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定期组织党员学习上级规定教材,采取重点章节集中学、个性需求小班学、骨干典型带动学的方式。在活动中积极交流、提出建议,丰富活动的内涵,提高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适时组织全村党员以简报、电视、报纸的形式,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科学发展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和服务本领。在火灾的重发期间,防火工作任务异常艰巨。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村组建了巡逻小分队,不间断的视察各各村民小组的情况。在显明位置和集中地带粘贴鲜明的标语,挨家挨户给群众发放宣传单并签订责任书。同时把计划生育政策讲明说透,加强督促落实,跟踪服务,出色地完成了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年来海泉村共完成四大手术33例,其中女扎18人,上环9人,人流3人,取环3人;“三查一位”到位率达到97%;征收社会抚养费16.8万元。她不怕拒绝,不辞辛劳,挨家挨户宣传农合、社会主义新农保、家电下乡等方面的新政策,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送入千家万户。

二、当好党群干群联络员

在海泉村工作不久,她发现村干部与村民打交道,多是小事,零零散散,不成系统。她想村组织是党与群众沟通的最基础的桥梁,小事往往折射的是大道理。于是,她把“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件小事”时刻谨记在心。从整理村级档案、打字制表格到撰写项目合同书、申请报告,协助村里完成项目建设;从帮助村民维修维护电脑到积极开展村里的远程教育工作;从帮忙群众摘葡萄、割草到帮助村里壮大蔬菜、葡萄种植合作社,探索强村富民之路;她三番五次到同一个育龄妇女家做思想工作到参与村里大大小小的纠纷调处;从写一些琐碎的小材料到不间断地写一些通讯信息;从琐碎打杂到短期培养性协助乡政府开展各项中心工作等等。她渐渐地成为了党支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承担着向下传达党方针政策,向上反映群众呼声、提出意见建议的职责。在中心活动中,对活动中部分党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级卫生工作、开展普法教育以及开设青少年假期辅导班等建议进行调研,为支村两委提供决策依据。

三、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员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带头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员,在建立和谐邻里关系,保持环境卫生,关心党务村务,关心困难群众等事务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一)关心群众冷暖。她立足海泉的现实环境,首先用真心换真心,给群众以真诚的关怀,用实际行动融入到村民中去。2009年年底,鸣九山庄老板打算来村投资的时候,她和村干部一同走门串户,到群众家里真诚沟通,温情交流,晓之以礼,动之以情,与村民在补偿问题上求同存异,对合理的要求给以足额准时补偿的保证,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确保了招商引资畅通无阻。她积极投身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2010年1月,当她得知八组的曾庆球老人常年身体多病,全靠政府救济生活,她主动承担起帮扶这位80多岁的老人家,还前后多次与村组干部一道,自己掏钱购物为曾庆球老人送去了大米、食用油和进冬取暖的煤炭。

(二)整改村容村貌。为增加村民收入,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同时也为迎接植树节的到来,她极响应号召,广泛发动群众,掀起了搞绿化、护绿化的热潮。今年三月初在村里开展了“绿化家乡,富裕海泉”的大型植树活动。前后共组织村民近200人,在耒宜高速公路两旁及海泉1组公家山种植杉树共1300棵,同时努力做好栽后的育苗工作,保证新栽树苗的成活质量。2010年7月1日是党的89岁生日,她与村里党员、村组干部让这一天成为了一个难忘的日子。一大清早,在乡间小道上,组织村里的个体小铲车司机将村里常年淤积阻塞的街角定期清理,重新疏通了公用排水沟,有效改变了海泉村级卫生状况。

(三)真心为民服务。本身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她深切地看到海泉村高速发展背后隐藏的矛盾。敏锐的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农村城市化进程与自然农业背景下的小农思想之间的矛盾。在村干部的一致支持下,海泉村成立了“村民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着力转变村民就业观念和拓宽村民就业渠道上下工夫。她提出了四项具体做法:一是加强宣传力度,转变群众旧有观念;二是广泛搜集信息,为村民提供准确多元的就业参考;三是加强对村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与市场用工的竞争力;四是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维护村民务工权益。该中心成立六个多月来,组织培训10余次,外出务工者由原来的8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232人,外出务工和其他务工人员总计占村民总数的1/4,其中绝大多数是几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很少走出过外面新世界的农民。

四、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

她尽职尽责,在生活中及时了解民意、调解日常纠纷、促进邻里和睦,以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为指导,带头做好区域党建工作。还记得刚来村里工作不久,2009年11月26日,海泉村一部分黄姓家族的子孙以槐海公路修建侵犯了祖坟为由,在苏仙区坳上人民政府门前讨说法时,她毫不畏惧、冲锋陷阵与乡领导,村干部对此予以调解,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如今,随着开发和项目的落户,海泉村已成为一个矛盾纠纷多的地方,艰巨的槐万路征地拆迁工作即将拉开帷幕,她与驻村干部提前做准备工作,对外嫁女、独生子女、纯女户这些特殊群体进行摸底工作,对湖波江组违章建筑给予制止。

五、当好致富帮困指导员

她通过自身的努力,摸清底子,村级情况等,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引导群众脱贫致富。2010年的夏天是一不平凡的夏天,三个月没见到雨星子。在海泉村4组的上百亩农田因为干旱缺水时,李萍与村支两委一起顶着炎炎烈日在现场拍照,撰写了数份报告,找到上级部门,东方说明情况,西方恳请下拨资金。经过数天的东奔西跑,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加上乡政府的奖励扶助措施,上百亩的农田得到了灌溉,农民朋友寻回了久违的笑容。结合海泉村的实际情况,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主动在组长会议上提出关于成立海泉村葡萄种植协会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她在协会中担任秘书长,负责一些文字工作,写一些申请、报告之类。协会成员几乎揽括了海泉村所有的葡萄种植户,她就利用协会这个载体组织大家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在大学期间,她学的专业是会计学,与农业技术方面八竿子也打不着,但是她不怕困难,利用自己懂电脑的优势,经常在红星视频上找种植技术、改良品种的视频给种植户观看;还利用村里藏书万余册的农家书屋,帮广大葡萄种植户选择书籍,她自己也专门准备了一本笔记本,把认为实用的方法摘抄了下来,让农家书屋的书籍为农民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同时,还与有关领导联系,向上级的农技专家请教,与村支两委成员一道,还特意请了区农技局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给大家解困惑,收效很好。

一年来的“村官”工作,零零散散,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成就,亦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这一路走来的繁杂与琐碎,却留下了她成长、成熟的脚印。她参加工作虽然时间不长,积累的经验尚浅,但许多事情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是区组织部直接下派的大学生村官,但是从不自摆架子。平时总是能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其他村干部,像请教老师一样请教其他村干部。她常说,一个班子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和万事兴,也只有支村两委班子每个成员都能真诚相待,同舟共济,荣辱与共,才能真正团结起来,成为一个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班子,才能最终发挥出强大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现今的海泉村在她付出的努力下变得越发的和谐。大家说,是她为党组织带来了蓬勃的朝气,为海泉村的人民带来了福音。       

通知公告

潇湘女性网 www.hnwomen.or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13008981号-1

主办单位:湖南省妇女联合会 协办单位:凤网传媒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1号 邮编:410011

妇女维权电话:1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