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新闻

非遗+脱贫,农家女怎么吃上“艺术饭”

   来源:今日女报   发布时间:2019-10-18 16:04:30

微信图片_20191018161001.jpg

关红: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成了不少贫困家庭的“致富经”。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织锦传习所,以织锦传承人为核心,当地农村妇女为主力,手工织就花样繁多的壁挂、服饰、鞋、旅游袋、沙发套、坐垫、地毯、室内装饰等,产品远销中国沿海地区甚至海外。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旺,极富民俗风情的织锦价格更是水涨船高。据湖南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关红的调研结果,去年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的年产值为3000多万元。

一块块土布,一年卖出3000多万元——这或许是过去只能“地里刨食”的农村妇女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却成为现实。从2012年起,关红通过多次调研,发现许多民间艺术资源都具有宝贵的产业价值。为此,她在《依托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促进湘西地区农村女性就业、脱贫路径探索》一文中,就提出了不少让农村妇女吃上“艺术饭”的好路子

农家女成织女,传统技艺“变现”

种地、养猪……在交通闭塞的湘西山区,以农作为主的生产劳动是绝大部分留守妇女的挣钱方式。“但这样不仅收入微薄,过高的劳动强度也压垮了她们的身体。”谈起湘西农村贫困妇女的生存现状,关红十分担忧。

农村留守妇女,真的只能“地里刨食”吗?研究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多年的关红认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中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也许正是帮助农村妇女致富的“聚宝盆”。

她将目光放在了湘西。这里融合了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的民间文化艺术,光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有28项,能做成产品走向市场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有8项——龙山县远近驰名的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就是其中之一。

龙山县是土家族聚集区,“西兰卡普”是土家语,意为“土花铺盖”。过去,织锦是土家族的生活必需品,女孩的嫁妆里必须有几件漂亮的织锦,到婆家才有脸面。不过,受工业文明的冲击,土布逐渐被机器纺织品取代。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地家家户户都有织机的景象已不复存在。

但与此同时,一些颇具商业头脑的土家族巧妇,也看到了“西兰卡普”的商机。1986年,土家姑娘刘代娥及其姐姐刘代玉、妹妹刘代英开办了第一家织锦厂,几十台织机和三百来号人,规模堪称“宏大”。此后,龙山县相继出现了六家土家织锦传习所,其中又以苗儿滩镇黎成凤传习所、捞车河刘氏三姐妹传习所、叶氏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为代表。

之所以叫“传习所”,是因为土家织锦生产与一般的机器批量生产不一样,它更多的是以传承人为核心,吸收农村妇女学员,一边传承保护技艺,一边手工生产作品。

2019年7月,关红来到龙山县叶氏土家织锦技艺传习所调研。该传习所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土家织锦优秀传承人的叶丽萍告诉她,这里共有30名“织女”,平均每人的月收入可达3000多元,订单业务还可同时带动70~80名农村女性就业。

“土家织锦既可集中编织、开展流水线作业,也可分散生产,不耽误带孩子、做家务,这对于农村留守妇女和返乡女工而言,是一个顾家、赚钱两不误的营生。”关红说。



让女性巧手与传统技艺结合

在湘西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览表》中,除了土家织锦“西兰卡普”,还有苗族银饰锻制、蓝印花布印染、土家族吊脚楼营造等传统技艺,以及彩扎、剪纸、苗画、挑花等传统美术,它们都具有很好地商业属性。因此,关红在《依托民间艺术产业发展促进湘西地区农村女性就业、脱贫路径探索》中建议,各地政府应大力扶持特色产业,拓展利润空间,吸引和帮助更多在乡女劳动力就业脱贫。

农家女当演员,传统艺术新表达

原始神秘的毛古斯舞、如泣如诉的哭嫁歌、激情豪迈的摆手舞……湘西非遗项目中的传统舞蹈、传统音乐,不能像织锦一样被直接做成产品,却是发展地方旅游的法宝。

“现在流行‘诗和远方’,而城市人口对民俗民风的好奇,正是将民间艺术与旅游业结合的契机。”关红提出,可将旅游产业、工艺制造产业、娱乐休闲以及艺术展演行业整合起来,打造一条相对完整的传统民间艺术产业链。

“比如在凤凰古城定期上演的大型民俗情景剧《烟雨凤凰》,不仅融合了当地多种民族特色舞蹈、民族音乐,还在布景中使用了苗家蜡染布、土家族西兰卡普,群演大多为当地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关红说,“烟雨系列”既是湘西文化旅游的名片,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

同时,“烟雨系列”也是可以复制、延伸的。关红认为,旅游产业和民间艺术产业等多产业打通融合,形成区域、形成规模,打造融湘西风情、民间文化于一体的原生态旅游区,游人可以在农家吃、玩、学,参与体验当地生活。在家务农的当地女性即使是她们的日常劳作都可以成为展演的一部分,不仅参与的成本低,而且让“在家门口就业”变得切实可行。

农家女成大师,手工艺品进阶艺术品

在考察调研各类民间艺术产业时,关红经常看到一些匠人,为了一件作品耗时数年,这也让她开始反思民间艺术产品的价值。“比如蜡染技艺、挑花技艺,不少作品制作工艺之精细,让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手工艺品,而应该称之为艺术品。”在关红看来,这类产品已经具备了“高奢品”的特质。

杨春红是湘西泸溪县苗族挑花国际级非遗传承人,10岁时就跟随姑姑学习挑花技艺,20岁时就成为了有名的挑花能手。她有一只旧木箱,里面压着几十件亲手绣的衣裳,其中一件正是她50年前给自己绣的嫁衣,如今已价值百万。在关红看来,像蜡染、挑花、蓝印花布印染、苗族银饰锻制等在当地传承和应用较为普遍,已经有了较高制造水平的民间艺术产品,其发展的重点就应该放在 “品牌”上。而民间艺术要提升品牌,光靠传承人肯定不够,还急需政策扶持——如鼓励将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列入政府礼品采购清单并优先采购;为代表性传承人组织生产、授徒传艺、展示交流等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运用传统核心技艺开发适应当代民众审美需求的产品,推动传统产品功能转型等等。

“今年十一假期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来学手艺湖南非遗精品体验展’就是一次很好的非遗文化宣传。”关红说。



推进民间艺术产业升级

《烟雨凤凰》的成功说明,有的传统民间艺术门类需要在其已有的形式基础上进行新的改良,才能保证其较好地融入市场;而培养匠人、打造“匠心之作”,则让发展非遗产业不仅仅局限在“脱贫”上,而是去追寻更高更广的舞台。

“同时,要围绕民间艺术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农村女性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真正帮助农村女性实现脱贫致富。”关红认为,通过组建民间协会组织或者兴办展览以及宣传会等方式,让人们加深对传统民间文化的认识,有助于农村女性将闲余时间利用起来,投入到民间艺术制造或者参与到民间艺术展演活动中去。同时,整合扶贫“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资金,扶持农村女性接受技能培训,针对性的帮助她们掌握基本技能,实现长久就业转移,彻底脱贫。

传承+创新,让非遗产品“人气满满”

在关红看来,民间艺术要进行产业化发展,就必须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拓展产品线、创新产品形式。“比如蓝印花布印染,除了服饰,还可以制成家居装饰和高端礼品等,款式和图案多与现代设计及工艺结合,甚至可以尝试DIY 个性定制。”

在产业创新上,关红提出了“创新生态圈”的构想。将艺术类高校作为民间艺术“智囊团”,各类非遗博物馆、展览馆可以作为运营平台。高校有了好的创新设计,由非遗馆推介给传承人基地,基地再进行规模生产,政府对产业进行扶持引导,从而发展壮大民间艺术产业,最终让农村妇女收获产业效益。

“比如我的学生将草木染和婴幼儿用品结合起来,打造了‘出生礼’系列;还有将滩头年画和室内装饰结合,制作的屏风、背景墙等都受到欢迎。”关红说,这些文创作品均在今年6月,由湖南雨花非遗馆与湖南商学院合作推出的创意非遗作品展上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其他15项非遗文创产品。

关红透露,雨花非遗馆将与学校开展进一步合作,推动非遗艺术创新发展,“最终成果将反哺民间、反哺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