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硬核”出拳:歧视女性就业人人喊打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 记者 章清清 罗雅洁
每年2月开始的春季招聘,各大企业都紧锣密鼓“求人才”。不少女性求职者或许感触深刻——某些单位的招聘要求里赫然写着“限男性”“男士优先”,而“结婚了吗”“生孩子了吗”“什么时候要二胎”,更是成为女性求职过程中的“扎心三问”。
今年1月24日,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曾发布一篇名为《招护士要求“两年内不准怀孕”》的报道,一时间引发上亿名网友的围观和讨论;2月22日记者再次接到网友投诉,称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的一份招聘文件中涉嫌性别歧视。
就业性别歧视是一个老话题。全国第一部女性职场报告《睿问2016女性职场发展调查白皮书》中就曾提到:“全国60个城市上万名女性职场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的女性在工作场合经常受到性别歧视,47%的女性在职场中偶尔受到性别歧视,仅有3%的女性表示从未受到过性别歧视”。
为了规范企业招聘行为,为女性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今年2月21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医保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当“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名,2月22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针对湖南招聘情况展开了调查,并邀请各界专家发声,呼吁用实际行动禁止就业性别歧视行为。
规范妇女就业,拒绝性别歧视
2月21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等九部门发布《通知》,明确依法禁止招聘环节中的就业性别歧视。具体内容如下:
明目张胆“限男性”,长沙一单位被约谈
2月22日,正当招聘中的性别歧视话题引发热议之际,湖南某大学一名学生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爆料,称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的一份招聘文件中涉嫌性别歧视。
记者第一时间进行采访,并在全媒体发稿,引发网友热议。
该学生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图片版的招聘文件,名为《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函》。文件提到:“我所系副县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拟面向全国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请贵单位推荐或请学生直接与我所联系,具体招聘计划如下:1、考古勘探发掘岗位:35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考古学专业,如为研究生,则倾向于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男性。2、考古勘探发掘岗位:35岁以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研究方向为隋唐宋元考古或者陶瓷考古,男性。”
单位负责人称:文件为真,但没有公开
为证实该网传文件的真伪,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拨通了文件中所留下的联系人王玲的电话。
王玲表示,微信群中所流传的《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函》是真的,但这个并非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外发出的正式公函,虽盖有公章,“但文件是私底下发给一些大学的相关老师的”。
针对招聘文件中岗位“限男性”的情况,王玲表示,考古勘探发掘岗位要在野外工作,较为辛苦,更适合男性,并非性别歧视。
王玲还表示,该文件发出去后,她收到了很多简历,“我们这次招聘的是实习生,这一点也会跟应聘者说清楚”。而如果到了正式发文时招聘,会将限男性的条文去掉,“但我们还是会倾向于男性”。
考古勘探发掘并非“女性不宜”
然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查找公开报道时发现,在考古勘探发掘领域,女性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而并非像王玲所称“比较适合男性”。比如,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执行领队许卫红,就是女性;山西襄汾县陶寺北墓地考古队领队王京燕也是女性;《今日女报》曾报道过的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顾海滨,同样是女性。
“考古学界也在改变女性工作者在考古研究中的配角地位,如今的考古学非常强调性别因素在古代文化遗址中地位和影响。”一位考古学界人士向记者透露,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女考古学家活跃在挖掘现场和科研院所。
湖南省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公益律师万薇告诉记者,2月21日发布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
“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并不在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内。”万薇表示,国家出台的《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为:
1.矿山井下作业;
2.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
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中第Ⅳ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
4.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的高处架线作业;
5.连续负重(指每小时负重次数在六次以上)每次负重超过二十公斤,间断负重每次负重超过二十五公斤的作业。
涉嫌性别歧视,单位负责人被约谈
2月25日,湖南省妇联权益部就《今日女报》报道的长沙市考古研究所招聘文件涉嫌性别歧视一事,交办长沙市妇联。当日下午,市妇联权益部部长陈香向市考古研究所了解有关情况。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招聘文件的发布确实有问题,存在性别歧视,并表示,将按照《通知》的要求积极进行整改。
2月26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出“关于撤回《关于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函》的告知函”,该函件称:“为贯彻落实国家男女平等相关政策法规,我单位申明撤回于2019年2月21日发给贵单位的《关于招聘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的函》,请将该函在有关载体上删除或撤换。有关人才引进事宜,我单位将另行发函至贵单位”。随后,在新发布的《请求推荐考古等专业优秀毕业生的联系函》中,记者发现,涉及的5类岗位均不再设性别限制。
长沙市妇联副主席石莉波告诉记者,2月28日,市妇联将与市人社局等相关单位一同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联合约谈。本报也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
这家单位要求女职工“2年内不怀孕”
时间再往前推一推。今年1月24日,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曾发布一篇名为《招护士要求“两年内不准怀孕”》的报道(详细报道请扫左图二维码),一时间引发上亿名网友的围观和讨论。
报道中提到,邵阳市新宁县人民医院在招聘临时护士时,要求应聘人员两年内不准怀孕。记者针对该情况采访了该院院长,而院长回应:“医院护士比较紧缺,如果招过来就怀孕的话,那我还不如不招。”
报道刊登后,迅速引发社会关注。1月25日,新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就此事回应称,该招聘涉嫌违反《劳动法》和歧视女性。
新宁县委宣传部则回应,该院发现后高度重视,立即取消了“两年内不准怀孕”这一不妥条款。
最终,1月24—25日,新宁县人民医院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要求招聘临时护士,有64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专业人员参加考试。在正式招聘公告中,已删除“两年内不准怀孕”的条款,招聘考试也在新宁县纪委的监督下,严格依法依规进行。
记者了解到,《通知》发布后,多个主流媒体的多篇评论中,皆提到了今日女报全媒体的这篇报道。
■声音
《中国青年报》曾发表评论:“要解决女性就业者在职场上的尴尬,政府与社会绝对无法缺席”。《通知》的出台,正如政府部门对“女性就业歧视”挥出的一记重拳。
那么,《通知》是否真能改善女性在就业招聘环节面临的歧视?如果有相关企业涉嫌违反相关规定,将如何处罚?2月22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特邀湖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妇联相关负责人以及资深HR(人力资源)发表看法。
从宏观层面改善女性就业环境
曹薇薇(湖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妇联副主席)
早前,针对女性就业歧视的保护其实也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因为没有明确具体内容,很容易让规定变成一纸空文。如今,《通知》的发布一共列举了六条不得在招聘环节中进行就业性别歧视的规定,同时还公布了处理监督办法,这给予了妇联机关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以后妇联可以更加主动地约谈涉事用人单位。
同时,《通知》也将对“二孩政策”全面铺开后的女性就业环境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杜绝企业或单位以各种名义提出“限男性”“不准怀孕”等招聘条例。
当然,有人会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或许会让企业在招聘中采用更隐蔽的做法来逃避法规。
但在我看来,《通知》的出台是社会法治进步的表现。因为法律除了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还会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尽管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解决性别就业歧视问题,但一定能在宏观上起到倡导作用。
总而言之,《通知》给了我们动力与方向。我们将在实践中积极摸索,把“约谈机制”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规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约束企业。
小心“隐身”的女性就业歧视
李凯辉(湖南省妇联权益部部长)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通知》的出台就像是一份送给广大妇女群众的特别“礼物”。
早在2017 年,我们就开始关注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我们接到过不少投诉,一些招聘单位的性别歧视日趋隐蔽,有的用“适合男性”、“男性优先”来限制;有的在同等条件下,分男女招考人数,看似男女招考数字上平等,实则是将男女分为不同的竞争群体。最终男性岗位的分数线低于女性岗位。
随着“二孩政策”出台,女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我看来,招考用工的性别歧视会影响我国生育政策的良好推动实施,阻碍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作为省政协委员,我在2018年省政协会议上,也将这一问题以提案的形式进行了提交,得到了省人社部门的认真办理与回复。
如今,《通知》的发布不仅正式从法规制度上,明确了对女性不能进行就业歧视的具体内容,还明确了处罚办法,给予女性公平就业一道“护身符”。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文件精神内容的宣传,同时,我们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12338”也可接受女性同胞的投诉咨询,为大家提供法律援助。一旦发现有用人企业或单位在招聘中涉嫌歧视性别歧视,省妇联将按照文件指示相关规定,以约谈等方式来督促他们落实法规。
将进一步把控企业端发布标准
唐清莹(智联招聘长沙分公司招聘咨询顾问)
在很早之前,我们就对企业发布岗位信息限定关键词,如果企业在岗位中写只限男性,那这条招聘信息是不可以发出去的。
据第三方GFK市场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统计,智联招聘日均活跃用户630万,累计公司有456万家,日均在线职位达到780万个。在如此大的活跃量之下,智联招聘作为一个承担企业和求职者交流的平台,会更进一步把控企业招聘信息的发布标准,让男女都有平等的求职机会。
针对此次《通知》的内容,我认为,女性结婚生子,多少会对企业造成影响,如果男女能同休产假,让两性均摊家庭责任,也许会更促进就业平等。
强化人力资源监管,建立联合约谈机制
湖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收到正式的红头文件,关于如何落实《通知》的具体措施还需要再细化。
该名负责人表示,人社厅作为就业工作牵头部门,在2018年通过落实政策、实施援助、统筹城乡、加强培训、服务引导妇女就业,其中,2018年全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592.3万人,其中女性671.44万人,占42.2%。2018年全省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登记的有68.8万人,女性30.9万人,职业介绍成功13.7万人,女性5.8万人,女性介绍成功率42.3%。
下一步,人社厅将进一步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监察执法。尤其要按照国家九个部门的要求,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给予责令改正、罚款、吊销人力资源许可证等处罚,并纳入人力资源市场诚信记录;建立联合约谈机制,根据举报投诉,对涉嫌就业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约谈,对拒不接受约谈或约谈后不改正的,依法查处,并通过媒体向社会曝光。
涉嫌性别歧视,美国企业被罚2150万美元
评论员/周明华
多年来,类似明里暗里侵犯女性劳动者权益的案例并不少见。从根本上讲,这是一些用人单位在利益驱动下,尽可能多地拿走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幸好,在崇尚法治的当前,用人单位不可能全依自身利益行事。《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约制这用人单位的任性行为。为何此类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案例频频发生呢?根源还是我们对违法违规者处罚太轻所致,导致此类违法之举一直存在赖以生存的土壤。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根治就业性别歧视,不妨借鉴一下美国的判案经验。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60岁的洗碗工Pierre有6个孩子要养,2017年5月,她把雇主因自己星期日不加班而开除她的酒店告上了法庭,称酒店的做法违反1964年《民权法案》的相关规定。该法案明令禁止种族、肤色、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就业歧视。近日,她打赢了这场官司,并获得2150万美元(约合1.4亿人民币)的赔偿。此类关于就业歧视的惩罚性罚款在美国时有曝光,也正是因为这种重罚的威慑作用,现在各类就业歧视的案例在美国变得越来越少。
所以,我们对这种公然提出歧视性违法招聘条件的招聘,不仅要在人性化的道德层面予以批评、谴责,而且当地相关劳动监管部门也要及时介入,坚决纠正这种明显侵犯女性平等就业权的违法行为,并依法追究相关用人单位的违法责任,让其为鲁莽之举付出沉重代价,震慑后来者。